“去去簉朝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去去簉朝班”全詩
流虹甫近華旦,維岳預生賢。
千載明良會遇,三世勛庸忠烈,誰得似家傳。
高論排風俗,抗志遏狂瀾。
記年時,胡塵外,擁朱幡。
洪樞紫府功業,指日復青氈。
拭目泥封飛下,趁取梅花消息,去去簉朝班。
骨相元不老,何必頌南山。
分類: 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熊以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天地有英氣》是宋代熊以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地之間充滿了英氣,卓越之人在人間輝映。就像彩虹初露光芒,偉大的山岳早已孕育英才。千年的明良之人將相遇,三世的功勛與庸碌將顯示,誰能像家族傳承一般。高尚的論調能夠改變風俗,堅定的志向能夠阻止狂瀾。記載著歲月的痕跡,胡人的塵埃遙遠,在擁有紅色旗幟的人群中。洪樞紫府(天子)的功業將再次現世,指日可待。擦拭目光中的塵埃,追逐著梅花的消息,離去,離開朝廷的班底。骨相(相貌)永遠不會衰老,何必只贊美南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英才和卓越之人的贊頌,以及對高尚品德和志向的推崇。天地間存在著一種獨特的氣質,使得那些杰出的人物能夠在人間顯現出耀眼的光芒。彩虹的出現,象征著偉大山岳所孕育出的英才即將閃耀登場。千年之后,那些明良之人將會相遇,而三世的功勛與庸碌也將分曉,但誰能像家族傳承一般,將這種卓越的品質代代相傳呢?
詩詞中還提到了高論能夠改變風俗,堅定的志向能夠阻止狂瀾。這表明作者希望通過高尚的道德和思想,改變社會風俗,引導人們追求真善美。同時,他也贊頌了那些能夠堅定信念、勇敢抗爭的人們,以阻止社會上的混亂和動蕩。
詩詞的后半部分,描繪了洪樞紫府(指皇帝)的功業將再度顯現,指日可待。這可能是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期許,希望社會能夠重歸正軌,迎來更好的時代。
最后,詩詞以“骨相元不老,何必頌南山”作為結尾。這句話表達了作者的觀點,即人們不應只贊美南山的壯麗景色,而應該更加注重內在的品質和精神境界。人的相貌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老,而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在于內心的修養和品德的卓越。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獨特的筆觸謳歌了卓越之人和高尚品德的重要性,同時反思了社會風俗和個人修養的關系。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未來的期望,并呼吁人們注重內在的品質和精神追求。
“去去簉朝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水調歌頭
tiān dì yǒu yīng qì, zhōng xiù zài rén jiān.
天地有英氣,鍾秀在人間。
liú hóng fǔ jìn huá dàn, wéi yuè yù shēng xián.
流虹甫近華旦,維岳預生賢。
qiān zǎi míng liáng huì yù, sān shì xūn yōng zhōng liè, shuí dé shì jiā chuán.
千載明良會遇,三世勛庸忠烈,誰得似家傳。
gāo lùn pái fēng sú, kàng zhì è kuáng lán.
高論排風俗,抗志遏狂瀾。
jì nián shí, hú chén wài, yōng zhū fān.
記年時,胡塵外,擁朱幡。
hóng shū zǐ fǔ gōng yè, zhǐ rì fù qīng zhān.
洪樞紫府功業,指日復青氈。
shì mù ní fēng fēi xià, chèn qǔ méi huā xiāo xī, qù qù zào cháo bān.
拭目泥封飛下,趁取梅花消息,去去簉朝班。
gǔ xiāng yuán bù lǎo, hé bì sòng nán shān.
骨相元不老,何必頌南山。
“去去簉朝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