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別重逢歲又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別重逢歲又殘”全詩
老去但求閑處樂,君來尚作向時看,誰將伏豸夸顱骨,我有盟鷗吒肺肝。
坎止流行隨所遇,何須覓夢到邯鄲。
分類:
作者簡介(崔與之)

崔與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號菊坡,謚清獻,原籍寧都白鹿營 (今江西省寧都縣黃石鎮營底村),幼年隨父移居廣東增城,故《宋史》載其廣州人,《中國人名大辭典》載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紹熙四年(1193)進士。授潯州司法參軍,調淮西提刑司檢法官,特授廣西提點刑獄。嘉定中,權發遣揚州事、主管淮東安撫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撫使。端平元年(1234),授廣東經略安撫使兼知廣州。二年,除參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樞密使。嘉熙三年以觀文殿大學士奉祠。著有《崔清獻公集》。
《張進武善風鑒謂予豸骨日他早晚入臺求詩贈之》崔與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張進武善風鑒謂予豸骨日他早晚入臺求詩贈之》是宋代崔與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熒熒碧眼照人寒,
一別重逢歲又殘。
老去但求閑處樂,
君來尚作向時看。
誰將伏豸夸顱骨,
我有盟鷗吒肺肝。
坎止流行隨所遇,
何須覓夢到邯鄲。
譯文:
明亮的碧眼映照著人的寒冷,
一別重逢時光已逝殘。
年老之后只希望過上寧靜的生活,
你的到來讓我仍然懷念過去的時光。
有誰會夸耀伏豸的頭骨,
而我則擁有盟鷗一樣灑脫的心肺。
遇到的人和事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逝,
為何還要追逐夢想到遙遠的邯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兩位相識已久的朋友再次相遇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流逝、歲月荏苒的感慨以及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的“熒熒碧眼”和“寒冷”一詞,描繪了人老景衰的形象,通過描寫人物的目光和情感,傳達了對光陰易逝的深切感受。
詩人表示年老之后只希望過上寧靜的生活,尋求內心的快樂。而當友人再度來訪時,詩人依然懷念過去的時光,仍然保持對友情的珍視和敬重。
詩詞的后半部分,詩人談到了豸骨和盟鷗,這兩個意象都代表了不同的態度和價值觀。伏豸是古代傳說中一種珍貴的獸骨,富有象征意義,可能代表著人們對功名利祿的追求,而詩人則以盟鷗來自比,表達了自己灑脫、追求內心自由的態度。
最后兩句“坎止流行隨所遇,何須覓夢到邯鄲”,表達了詩人對于追逐名利的懷疑和反思。他認為人生的經歷和遭遇都是無法預測和掌控的,追逐夢想和名利并不一定能夠獲得真正的滿足和幸福。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光陰易逝、人生追求和價值觀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歲月流轉的感慨以及對寧靜生活、內心自由的向往。同時,詩人也提出了對功名利祿的懷疑,呼喚人們真正思考自己的追求和價值觀。
“一別重逢歲又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jìn wǔ shàn fēng jiàn wèi yǔ zhì gǔ rì tā zǎo wǎn rù tái qiú shī zèng zhī
張進武善風鑒謂予豸骨日他早晚入臺求詩贈之
yíng yíng bì yǎn zhào rén hán, yī bié chóng féng suì yòu cán.
熒熒碧眼照人寒,一別重逢歲又殘。
lǎo qù dàn qiú xián chù lè, jūn lái shàng zuò xiàng shí kàn,
老去但求閑處樂,君來尚作向時看,
shuí jiāng fú zhì kuā lú gǔ, wǒ yǒu méng ōu zhā fèi gān.
誰將伏豸夸顱骨,我有盟鷗吒肺肝。
kǎn zhǐ liú xíng suí suǒ yù, hé xū mì mèng dào hán dān.
坎止流行隨所遇,何須覓夢到邯鄲。
“一別重逢歲又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