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卷燕薊西臨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北卷燕薊西臨洮”全詩
手攜拄下五千卷,來擅一世文章豪。
玻璃江頭梅欲蕾,蟆頤山麓寒方鏖。
飚車羽輪下霄漢,人以萬鶴如云濤。
參天挺特有喬木,大地負荷須巨鰲。
百斛篆鼎筆端斡,五色瑞繭胸底繅。
笑談更化定大計,乾機坤軸回鈞陶。
蒼生脫險誕登巖,沙觜閑此杭川艘。
雁湖風物午橋似,滿引鑒落歌離騷。
酒酣耳熱自擊缶,世閑萬事輕鴻毛。
涂炭未蘇兵未洗,云雷可使屯其膏。
玉堂昨夜進麻草,延英趣對獨紅袍。
太平事業有所屬,北卷燕薊西臨洮。
扶持世極壽國脈,突兀一柱擎天牢。
王羊仟客起為壽,安期大棗東方桃。
分類:
作者簡介(崔與之)

崔與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號菊坡,謚清獻,原籍寧都白鹿營 (今江西省寧都縣黃石鎮營底村),幼年隨父移居廣東增城,故《宋史》載其廣州人,《中國人名大辭典》載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紹熙四年(1193)進士。授潯州司法參軍,調淮西提刑司檢法官,特授廣西提點刑獄。嘉定中,權發遣揚州事、主管淮東安撫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撫使。端平元年(1234),授廣東經略安撫使兼知廣州。二年,除參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樞密使。嘉熙三年以觀文殿大學士奉祠。著有《崔清獻公集》。
《壽李參政壁》崔與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手攜伸展下五千卷,來獨占一代文章豪。
玻璃上游梅想蕾,蟆頤山山麓寒冷正鏖。
飆車羽輪下云霄,人以萬鶴如云濤。
參天挺拔有喬木,大地負荷需要巨鰲。
百斛篆鼎下筆斡,五色瑞繭胸底鎖。
笑話更化定大計,干機坤軸回鉤陶。
百姓脫離危險誕登巖,沙觜閑這杭州川艘。
雁湖風光景物午橋似乎,滿引鑒落唱離騷。
酒酣耳熱時從擊缶,世閑萬事輕鴻毛。
涂炭沒有蘇兵未洗,云雷可以使在他的膏。
玉堂昨天晚上進麻草,延英趣回答只有紅色袍。
太平事業有所屬,北卷燕薊西1。
扶持世界最長壽國家命脈,突兀一柱擎天牢。
王羊仟客人起身祝酒,安期大棗東方桃。
* 此部分翻譯來自Baidu,僅供參考
“北卷燕薊西臨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òu lǐ cān zhèng bì
壽李參政壁
qīng nián lǎo xiān zǐ yún máo, hán guān xī dù tiān fēng gāo.
青年老仙紫云旄,函關西度天風高。
shǒu xié zhǔ xià wǔ qiān juǎn, lái shàn yī shì wén zhāng háo.
手攜拄下五千卷,來擅一世文章豪。
bō lí jiāng tóu méi yù lěi, má yí shān lù hán fāng áo.
玻璃江頭梅欲蕾,蟆頤山麓寒方鏖。
biāo chē yǔ lún xià xiāo hàn, rén yǐ wàn hè rú yún tāo.
飚車羽輪下霄漢,人以萬鶴如云濤。
cān tiān tǐng tè yǒu qiáo mù, dà dì fù hè xū jù áo.
參天挺特有喬木,大地負荷須巨鰲。
bǎi hú zhuàn dǐng bǐ duān wò, wǔ sè ruì jiǎn xiōng dǐ sāo.
百斛篆鼎筆端斡,五色瑞繭胸底繅。
xiào tán gèng huà dìng dà jì, gān jī kūn zhóu huí jūn táo.
笑談更化定大計,乾機坤軸回鈞陶。
cāng shēng tuō xiǎn dàn dēng yán, shā zī xián cǐ háng chuān sōu.
蒼生脫險誕登巖,沙觜閑此杭川艘。
yàn hú fēng wù wǔ qiáo shì, mǎn yǐn jiàn luò gē lí sāo.
雁湖風物午橋似,滿引鑒落歌離騷。
jiǔ hān ěr rè zì jī fǒu, shì xián wàn shì qīng hóng máo.
酒酣耳熱自擊缶,世閑萬事輕鴻毛。
tú tàn wèi sū bīng wèi xǐ, yún léi kě shǐ tún qí gāo.
涂炭未蘇兵未洗,云雷可使屯其膏。
yù táng zuó yè jìn má cǎo, yán yīng qù duì dú hóng páo.
玉堂昨夜進麻草,延英趣對獨紅袍。
tài píng shì yè yǒu suǒ shǔ, běi juǎn yàn jì xī lín táo.
太平事業有所屬,北卷燕薊西臨洮。
fú chí shì jí shòu guó mài, tū wù yī zhù qíng tiān láo.
扶持世極壽國脈,突兀一柱擎天牢。
wáng yáng qiān kè qǐ wèi shòu, ān qī dà zǎo dōng fāng táo.
王羊仟客起為壽,安期大棗東方桃。
“北卷燕薊西臨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