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說與齊侯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聲聲說與齊侯知”全詩
郭公前言亡國故,當時只緣臣子誤。
百年社稷不得歸,而今家住柘岡西。
滿目春風都是恨,聲聲說與齊侯知。
國亡矣,君勉之。
分類:
《郭公篇》危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郭公篇》是宋代詩人危稹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郭公為主題,表達了對失去國家春秋時的悲傷和郭公對國家亡國的忠誠。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郭公郭公,聞爾失國春秋時,
何事到此猶悲啼。
郭公前言亡國故,
當時只緣臣子誤。
百年社稷不得歸,
而今家住柘岡西。
滿目春風都是恨,
聲聲說與齊侯知。
國亡矣,君勉之。
詩意和賞析:
《郭公篇》以郭公的形象來表達詩人對國家亡國的悲傷和忠誠。詩中的郭公被描繪為一個悲傷的形象,他聽到國家失去自由與繁榮的消息,不禁悲痛地哭泣。詩人認為國家的滅亡是因為臣子們的錯誤判斷和謀略失誤,使得國家百年的社稷(國家的根基)無法歸位。而如今,郭公只能居住在柘岡西,思念之情充滿了他的眼中和心中的春風,他的聲音傳達給了齊侯(指國君),希望國君能夠知曉他的悲痛。最后,詩人宣告國家已經滅亡,但仍激勵國君要繼續努力。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國家亡國的悲傷和對郭公的贊頌。郭公成為了整個國家的象征,他的悲傷和忠誠代表了國家的悲劇和人民的心聲。通過表現一個個體的悲痛和忠誠,詩人成功地傳遞了對國家的關懷和呼喚,激發了讀者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和思念之情。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的深情厚意,展現了他對國家的忠誠與痛惜之情,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表現力。
“聲聲說與齊侯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ō gōng piān
郭公篇
guō gōng guō gōng, wén ěr shī guó chūn qiū shí,
郭公郭公,聞爾失國春秋時,
hé shì dào cǐ yóu bēi tí.
何事到此猶悲啼。
guō gōng qián yán wáng guó gù,
郭公前言亡國故,
dāng shí zhī yuán chén zǐ wù.
當時只緣臣子誤。
bǎi nián shè jì bù dé guī,
百年社稷不得歸,
ér jīn jiā zhù zhè gāng xī.
而今家住柘岡西。
mǎn mù chūn fēng dōu shì hèn,
滿目春風都是恨,
shēng shēng shuō yǔ qí hóu zhī.
聲聲說與齊侯知。
guó wáng yǐ,
國亡矣,
jūn miǎn zhī.
君勉之。
“聲聲說與齊侯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