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在桁楊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在桁楊畔”全詩
持鑰開金匱,焚香立玉童。
黃麟來地上,朱鯉出江中。
今在桁楊畔,依依睡晚風。
分類:
《寄食有感三首》周文璞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食有感三首》是宋代周文璞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周文璞的修道歷程和對道教的感悟。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寄食有感三首》
生平參道術,師事大茅翁。
持鑰開金匱,焚香立玉童。
黃麟來地上,朱鯉出江中。
今在桁楊畔,依依睡晚風。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周文璞對自己修道歷程的感慨和對道教修行的理解。他生平一直學習道教的修道術,師從一位名叫大茅翁的道士。他用鑰匙打開金匱,點燃香火,立起玉童(指道士用來祭祀的道具)。黃色的神獸麟出現在大地上,紅色的鯉魚從江水中躍出。現在他在桁楊(一種柳樹)的岸邊,依依地享受著夜晚的風景。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周文璞的修道經歷和對道教的熱愛。他通過描述自己學習道法的過程,向讀者展示了自己對修行的堅持和努力。詩中的金匱、香火和玉童等象征了道教儀式和祭祀的元素,表達了作者對道教儀式的敬重和對道教神秘力量的追求。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自然景色,通過描繪黃麟和朱鯉的形象以及桁楊畔的晚風,展現了作者在修道過程中與自然相融合的境界。這種融合使得作者感受到了寧靜和安逸,體現了道教修行追求心靈和諧與自然交融的思想。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將作者的修道歷程與自然景色相結合,展示了他對道教的熱愛和追求。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對修行道路的堅持與追求以及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境界。
“今在桁楊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hí yǒu gǎn sān shǒu
寄食有感三首
shēng píng cān dào shù, shī shì dà máo wēng.
生平參道術,師事大茅翁。
chí yào kāi jīn kuì, fén xiāng lì yù tóng.
持鑰開金匱,焚香立玉童。
huáng lín lái dì shàng, zhū lǐ chū jiāng zhōng.
黃麟來地上,朱鯉出江中。
jīn zài háng yáng pàn, yī yī shuì wǎn fēng.
今在桁楊畔,依依睡晚風。
“今在桁楊畔”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