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步追飛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步追飛鸞”全詩
青壁峭千仞,中分兩徑前。
上逕險且難,行可求神仙。
下逕極夷易,蛇{尷監換蟲}交蜿蜒。
毫釐一殊軌,安危異千年。
棄之從上征,高步追飛鸞。
勿謂下途易,下途前更艱。
分類:
作者簡介(利登)
利登(生卒年不詳)字履道,號碧澗,南城(今屬江西)人,一說金川(今屬四川)人。
《雜興》利登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興》是宋代詩人利登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我昔游蓬萊,道過昆倉山。
青壁峭千仞,中分兩徑前。
上逕險且難,行可求神仙。
下逕極夷易,蛇{尷監換蟲}交蜿蜒。
毫釐一殊軌,安危異千年。
棄之從上征,高步追飛鸞。
勿謂下途易,下途前更艱。
詩詞的中文譯文:
我曾經游歷過蓬萊仙島,穿越昆倉山的道路。
青色的峭壁高聳千仞,中間分成兩條前進的小徑。
上面的路徑險峻而困難,行走其中或許能尋找到神仙。
下面的路徑平坦而易行,蛇蟲縱橫交錯。
微小的區別引導人走向不同的軌跡,安危命運在千年間異曲同工。
拋棄上方的征程,高步追逐飛翔的仙鸞。
不要以為下方的道路容易,下方的路途更加艱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作者游歷蓬萊仙島和昆倉山的經歷,表達了人生道路的選擇和決策所帶來的不同命運和困難。詩中的上逕代表了艱險而具有挑戰性的道路,行走其中可能會尋求到神仙般的境界,而下逕則代表了平坦而容易走的道路,但蛇蟲縱橫,暗示其中可能隱藏著危險。詩人通過描繪這兩條道路的差異,表達了人生選擇的重要性和后果的不同。
詩中的"毫釐一殊軌,安危異千年"表達了微小的選擇和決策可能引導人走向完全不同的命運軌跡,安全與危險的對比在千年間依然存在。最后兩句"棄之從上征,高步追飛鸞。勿謂下途易,下途前更艱"提醒人們不要輕視下方的道路,因為它可能比上方的更加困難。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和比喻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人生選擇和命運的深刻思考。通過對上下兩條道路的對比,詩人告誡人們在人生旅途中要明智地選擇,不要被表面的容易而迷失方向,應該勇敢追求更高的目標。這首詩給人一種哲理教誨的感覺,引發讀者對人生抉擇和意義的思考。
“高步追飛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xìng
雜興
wǒ xī yóu péng lái, dào guò kūn cāng shān.
我昔游蓬萊,道過昆倉山。
qīng bì qiào qiān rèn, zhōng fēn liǎng jìng qián.
青壁峭千仞,中分兩徑前。
shàng jìng xiǎn qiě nán, xíng kě qiú shén xiān.
上逕險且難,行可求神仙。
xià jìng jí yí yì, shé gān jiān huàn chóng jiāo wān yán.
下逕極夷易,蛇{尷監換蟲}交蜿蜒。
háo lí yī shū guǐ, ān wēi yì qiān nián.
毫釐一殊軌,安危異千年。
qì zhī cóng shàng zhēng, gāo bù zhuī fēi luán.
棄之從上征,高步追飛鸞。
wù wèi xià tú yì, xià tú qián gèng jiān.
勿謂下途易,下途前更艱。
“高步追飛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