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漢家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為漢家春”全詩
總把降幡去。
漢家王氣塞乾坤。
一樹盈盈、不為漢家春。
分類: 虞美人
作者簡介(利登)
利登(生卒年不詳)字履道,號碧澗,南城(今屬江西)人,一說金川(今屬四川)人。
《虞美人》利登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虞美人·當時養士知何許》是宋代詩人利登創作的一首詞。下面是該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當時養士知何許,
總把降幡去。
漢家王氣塞乾坤,
一樹盈盈,不為漢家春。
詩意:
這首詞描述了當時養士們的無奈和迷茫。他們為了國家奮斗,但最終卻被拋棄,他們的英勇和忠誠被無情地拋棄了。漢家王氣,指的是漢朝的皇權和統治力量,現在已經衰落,不再具有昔日的雄風。而那一樹盈盈的虞美人花,不再為漢家的春天而綻放,象征著士人們的理想和志向無法實現,他們的才華和努力被埋沒。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個士人的無奈和失望。詩人通過描寫士人們對國家的奉獻和忠誠,以及他們最終被拋棄的遭遇,表達了對時代的失望和對個人命運的無奈。詩中的"降幡"象征著戰爭的結束和國家的衰落,士人們原本期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挽救國家,但最終卻無能為力。"漢家王氣塞乾坤"一句揭示了當時政治局勢的動蕩和國家的衰敗,士人們的英雄氣概再也無法挽回漢朝的昔日輝煌。而"一樹盈盈,不為漢家春"則以虞美人花為象征,表達了士人們的理想和志向無法得到實現,他們的才華和努力被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這首詞以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揭示了士人們的無奈和失望,以及時代的動蕩和國家的衰敗。它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心聲,表達了他們對理想和現實之間巨大落差的痛苦體驗。這首詞通過虞美人花的形象,構建了一種壯美而悲涼的意境,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觸動。
“不為漢家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měi rén
虞美人
dāng shí yǎng shì zhī hé xǔ.
當時養士知何許。
zǒng bǎ jiàng fān qù.
總把降幡去。
hàn jiā wáng qì sāi qián kūn.
漢家王氣塞乾坤。
yī shù yíng yíng bù wéi hàn jiā chūn.
一樹盈盈、不為漢家春。
“不為漢家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