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爽氣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乾坤爽氣滿”全詩
時此萬機暇,適與佳節并。
曲池潔寒流,芳菊舒金英。
乾坤爽氣滿,臺殿秋光清。
朝野慶年豐,高會多歡聲。
永懷無荒戒,良士同斯情。
分類:
作者簡介(李適)

唐德宗李適(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李豫長子,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則天和唐殤帝以外),在位二十六年(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 )。初封奉節郡王,代宗寶應元年(762年)為天下兵馬元帥,改封魯王。安史之亂平定后,拜尚書令,改封魯王、雍王。廣德二年(764年),被立為皇太子。大歷十四年(779年)五月,代宗駕崩,李適即位。李適在位前期,以強明自任,堅持信用文武百官,嚴禁宦官干政,用楊炎為相,廢租庸調制,改行“兩稅法”,頗有一番中興氣象。后任用盧杞等,政局轉壞。建中四年(783年),爆發“涇原兵變”,李適出逃奉天,后依靠李晟等平亂,但叛亂中文官武將的相繼失節與宦官集團的忠心護駕所形成的強烈反差使李適放棄了以往的觀念。執政后期,李適委任宦官為禁軍統帥,在全國范圍內增收間架、茶葉等雜稅,導致民怨日深。對藩鎮多事姑息,使其勢力日漸增強。李適在位時期,對外聯合回紇、南詔,打擊吐蕃,成功扭轉對吐蕃的戰略劣勢,為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創造了較為有利的外部環境。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李適于會寧殿駕崩,享壽六十四歲。謚號神武孝文皇帝,廟號德宗,葬于崇陵。李適善屬文,尤工于詩。《全唐詩》錄有其詩。
《重陽日賜宴曲江亭,賦六韻詩用清字》李適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在重陽節這一天,賜宴于曲江亭,寫了一首用清字填詞的六韻詩。
詩意:
早晨穿上朝服,對著庭院的燃燒著的香爐,我以身作則地以勤勉和真誠的態度來迎接這個節日。此時此刻,萬物寧靜無事,正好與美好的節日匯聚在一起。曲池中的清澈寒流在流動,芳菊怒放,金英綻放。整個天地都洋溢著清爽的氣息,殿臺間的秋光明亮清澈。朝野中慶祝豐收的年景,高雅的會晤充滿歡聲笑語。永遠懷抱著對進取不息的追求,良士們都懷有共同的情懷。
賞析:
這首詩是李適寫于唐代重陽節時賜宴于曲江亭時的作品。詩中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庭院中早晨穿上朝服并對著燃燒的香爐,表現出他對于勤勉和真誠的追求。整個詩篇以清新明朗的景象和歡騰的氛圍來展現重陽節的喜慶場景,描述了曲池的寒流和盛開的花朵,展示了節日的盛況和熱鬧的氛圍。詩末以充滿抱負的情懷表達了良士們共同的心境。整體而言,詩中通過描繪重陽節的景象和情感,表達了對節日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乾坤爽氣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ng yáng rì cì yàn qǔ jiāng tíng, fù liù yùn shī yòng qīng zì
重陽日賜宴曲江亭,賦六韻詩用清字
zǎo yī duì tíng liáo, gōng huà qín yì chéng.
早衣對庭燎,躬化勤意誠。
shí cǐ wàn jī xiá, shì yǔ jiā jié bìng.
時此萬機暇,適與佳節并。
qǔ chí jié hán liú, fāng jú shū jīn yīng.
曲池潔寒流,芳菊舒金英。
qián kūn shuǎng qì mǎn, tái diàn qiū guāng qīng.
乾坤爽氣滿,臺殿秋光清。
cháo yě qìng nián fēng, gāo huì duō huān shēng.
朝野慶年豐,高會多歡聲。
yǒng huái wú huāng jiè, liáng shì tóng sī qíng.
永懷無荒戒,良士同斯情。
“乾坤爽氣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