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鴻門不可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去鴻門不可尋”全詩
千古英雄死遺恨,封侯廟食更何心。
分類:
作者簡介(王淮)
王準(1126年—1189年),字季海,金華城區人。南宋名相。紹興十五年(1145年)考中進士,授臨海尉。歷任監察御史、右正言、秘書少監兼恭王府直講、太常少卿、中書舍人。官至左丞相,封魯國公。淳熙十六年(1189年)卒,贈少師,謚文定。
《題福佑王廟》王淮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福佑王廟》是宋代王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關中失鹿人爭逐,
一去鴻門不可尋。
千古英雄死遺恨,
封侯廟食更何心。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關中地區失去鹿群的情景,人們為了爭奪鹿群紛紛追逐。然而,一旦鹿群離開了鴻門,就再也無法找到了。詩人通過這個意象表達了人生中短暫而無常的事物,以及失去后的無奈和遺憾。在詩的結尾,詩人提到了千古英雄的死亡和他們留下的遺恨,進一步反思了權力和地位對于個體來說是否具有真正的意義。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關中失去鹿群的場景,表達了生命中短暫和無常的主題。關中失鹿是一種寓言,象征著人生中的一切無常和不可預測的變化。詩人以鮮明的意象和簡潔的語言,將這種無常的現象與人生的追求和欲望緊密聯系在一起。
詩中的鴻門象征著機遇的門戶,一旦錯過就不再能夠找回。這種無法尋回的遺憾和無奈使詩人對權力和地位產生了質疑。封侯廟食代表著高官厚祿,而詩人在這里提問:“更何心”——這樣的權力地位是否值得追求,是否真正能夠帶來內心的滿足和幸福。
整首詩詞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深刻的主題,展現了王淮對于人生追求和權力榮耀的思考。通過關中失鹿的形象和對遺憾的描寫,詩人傳達了對于一切無常和短暫的東西的思考和反思,引發讀者對生命意義和價值觀的思考。
“一去鴻門不可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fú yòu wáng miào
題福佑王廟
guān zhōng shī lù rén zhēng zhú, yī qù hóng mén bù kě xún.
關中失鹿人爭逐,一去鴻門不可尋。
qiān gǔ yīng xióng sǐ yí hèn, fēng hóu miào shí gèng hé xīn.
千古英雄死遺恨,封侯廟食更何心。
“一去鴻門不可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