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恰似小蓬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山恰似小蓬萊”全詩
塔分兩岸波中影,潮長三門石上苔。
遺老為言前日事,上皇曾渡此江來。
中流滾滾英雄恨,輸與高僧入定回。
分類:
《江心寺》柴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心寺》是宋代柴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寺比金焦徹夜開,
一山恰似小蓬萊。
塔分兩岸波中影,
潮長三門石上苔。
遺老為言前日事,
上皇曾渡此江來。
中流滾滾英雄恨,
輸與高僧入定回。
詩詞的意境主要描繪了一座位于江心的寺廟,展現了江心寺的景象和歷史故事,同時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英雄和高僧的敬仰之情。
整體詩意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 自然景觀:詩中描繪了江心寺和周圍的自然景觀。寺廟被比作金焦花,在夜晚中散發著迷人的香氣。整座山峰宛如仙境般美麗,仿佛是小蓬萊一般。塔樓分布在江的兩岸,倒映在波瀾之中,給人以虛實交融的感覺。江潮長起,波浪拍打在三門石上,石頭上生長著苔蘚,增添了歲月的痕跡。
2. 歷史傳承:詩中提到了遺老談論的前日事,指的是過去的歷史傳說和故事。上皇曾經渡過這條江,暗示著江心寺有著悠久的歷史,與帝王有過淵源。
3. 英雄與高僧:詩中表達了中流滾滾的江水中存在著英雄的怨恨。這些英雄或許為了國家、家族或其他理想而犧牲,他們的怨恨隨著江水滾滾而來。與英雄相比,高僧則選擇了入定,追求超脫塵俗的境界。
整首詩詞通過對江心寺和周圍景觀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美和歷史厚重感。同時,通過英雄與高僧的對比,表達了對英雄壯麗的懷念和對高僧超越塵世的贊賞。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寺廟和自然景觀的對比,以及英雄與高僧的對比,展現出詩人對于歷史和信仰的思考和詠嘆。整體上,這首詩詞既展示了自然美與歷史文化的交融,又表達了對英雄和高僧的敬仰之情。
“一山恰似小蓬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xīn sì
江心寺
sì bǐ jīn jiāo chè yè kāi, yī shān qià sì xiǎo péng lái.
寺比金焦徹夜開,一山恰似小蓬萊。
tǎ fēn liǎng àn bō zhōng yǐng, cháo zhǎng sān mén shí shàng tái.
塔分兩岸波中影,潮長三門石上苔。
yí lǎo wèi yán qián rì shì, shàng huáng céng dù cǐ jiāng lái.
遺老為言前日事,上皇曾渡此江來。
zhōng liú gǔn gǔn yīng xióng hèn, shū yǔ gāo sēng rù dìng huí.
中流滾滾英雄恨,輸與高僧入定回。
“一山恰似小蓬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