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魚甚微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躍魚甚微細”全詩
一靜未滿刻,一動輒移時。
豈由魚樂乎,或是不性之。
商量未渠穩,風急蘆花低。
分類:
作者簡介(羅椅)
羅椅(1214—1292) 南宋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字子遠,號澗谷(一作間谷)。宋寶佑丙辰(1256)以“四貢元”著,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進士,知贛州信豐縣。選潭州軍學教授,占籍茶陵,后擢京榷提舉,朝請大夫,遷監察御使。時賈似道專權蔽主,椅上書直言,遭報復。公以國事不可為,憂郁成疾,往來潭、吉間,茶陵乃必經之地,竟愛上茶陵的云山洣水,宋景炎丁丑(1277)以疾卒于署。
《秋日雜興二首》羅椅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雜興二首》是宋代羅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躍魚甚微細,
解轉達秋江漪。
一靜未滿刻,
一動輒移時。
豈由魚樂乎,
或是不性之。
商量未渠穩,
風急蘆花低。
中文譯文:
小小魚兒躍動十分細微,
輕輕蕩起秋江的漣漪。
靜止不過片刻光陰,
稍有動靜便瞬間消逝。
難道是魚兒在歡樂嗎,
或者是其天性之所致。
商量還未達到穩定狀態,
狂風急急吹動蘆花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秋日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魚兒躍動和秋江的漣漪,表達了秋天的變幻和短暫的特點。詩人以魚兒的躍動來比喻人生瞬息萬變的現象,抓住了秋天的瞬間美,同時也傳達了生命的脆弱和轉瞬即逝的特性。
詩的開頭兩句 "躍魚甚微細,解轉達秋江漪" 描繪了魚兒躍動和漣漪擴散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秋江的靜謐和魚兒的靈動。
接著,詩人使用了"一靜未滿刻,一動輒移時"來強調事物的短暫性和瞬息即逝的特點。無論是靜止還是動作,都只是短暫存在,轉瞬即逝。
后兩句"豈由魚樂乎,或是不性之。商量未渠穩,風急蘆花低"通過反問和夸張的手法表達了魚兒的行動并非出于樂趣,而是出于本能。詩人進一步揭示了事物的不穩定性和易變性,以風急蘆花低的景象作為對比,形象地描繪了秋天風勢的凌厲和蘆花的搖曳。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秋日景色中的短暫和轉瞬即逝的美。通過對自然景象的觀察和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生命脆弱性和變幻無常的思考,引發讀者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性的共鳴。
“躍魚甚微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zá xìng èr shǒu
秋日雜興二首
yuè yú shèn wēi xì, jiě zhuǎn dá qiū jiāng yī.
躍魚甚微細,解轉達秋江漪。
yī jìng wèi mǎn kè, yī dòng zhé yí shí.
一靜未滿刻,一動輒移時。
qǐ yóu yú lè hū, huò shì bù xìng zhī.
豈由魚樂乎,或是不性之。
shāng liáng wèi qú wěn, fēng jí lú huā dī.
商量未渠穩,風急蘆花低。
“躍魚甚微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