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人敲月下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中有人敲月下門”全詩
滿屋秋風燈欲暗,江山千里故園心。
分類:
作者簡介(吳大有)
吳大有,(約公元1279年前后在世)字有大,一字勉道,號松壑,嵊縣(今屬浙江)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末前后在世。寶佑間,(公元一二五六年左右)游太學,率諸生上書言賈似道奸狀,不報。遂退處林泉,與林昉、仇遠、白珽等七人,以詩酒相娛。元除,辟為國子檢閱,不赴。大有著有松下偶抄,千古功名鏡及雪后清者,歸來幽莊等集傳與世。詞存一首,載《絕妙好詞》卷六。
《雜詩》吳大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詩》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大有。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雁聲低度水村深,
中有人敲月下門。
滿屋秋風燈欲暗,
江山千里故園心。
中文譯文:
雁聲低低地飛過水上的村莊,
村里有人在月光下叩響門扉。
屋內秋風吹拂,燈火漸暗,
千里江山只留下思鄉之情。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深秋夜晚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雁聲低低地飛過水上的村莊,象征著秋天的來臨和季節的變遷。其中有人在月光下敲門,暗示著詩人期盼著親人或朋友的到來,同時也抒發了一種無盡的寂寞與孤獨。屋內的秋風吹拂,燈火漸暗,暗示著詩人身處他鄉,心中的故園思念之情更加濃烈。詩人通過描繪這樣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園的深深眷戀和思念之情。
賞析:
《雜詩》以簡潔的語言描寫了深秋夜晚的景象,通過物象的描繪和隱喻的運用,抒發了詩人對故園的思念之情。詩中的雁聲、敲門、秋風和燈火等形象細膩地勾勒出了一幅寂寥而溫暖的畫面,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詩人以簡練的語言將自己的思鄉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以深深的共鳴。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類行為的描寫,展現了詩人的情感體驗和內心世界。同時,通過詩人對故園的懷念,也反映出宋代士人的離鄉思念之情,對家園鄉土的深情厚意。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構建,給人以深思和共鳴的空間。
“中有人敲月下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shī
雜詩
yàn shēng dī dù shuǐ cūn shēn, zhōng yǒu rén qiāo yuè xià mén.
雁聲低度水村深,中有人敲月下門。
mǎn wū qiū fēng dēng yù àn, jiāng shān qiān lǐ gù yuán xīn.
滿屋秋風燈欲暗,江山千里故園心。
“中有人敲月下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