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為學圃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甘為學圃遲”全詩
年華空自老,心事復誰知。
未有盍簪日,還須上冢時。
緒余何足論,相對但期期。
分類:
《次韻寄衛山齋》牟巘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寄衛山齋》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牟巘。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蜀客嗟留落,甘為學圃遲。
年華空自老,心事復誰知。
未有盍簪日,還須上冢時。
緒余何足論,相對但期期。
中文譯文:
蜀客嘆留在這里的時光逝去,甘愿晚才踏入學問的殿堂。
年華虛度自己變老,內心的煩惱又有誰能理解?
未曾戴上學士的帽子,還得等到喪葬的時候。
紛亂的思緒何足論,只能相對而期待未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牟巘對自己學問晚成的懊悔和對光陰流逝的感慨。他自稱為"蜀客",即來自蜀地(今四川),他感嘆自己在學問上的遲緩,甘愿晚來,錯過了年輕時光。他覺得時光匆匆,自己的青春已經荒廢,而內心的苦悶與憂愁又無人能夠理解。他希望能夠取得學士的頭銜,但卻一直未能如愿,只能等到喪葬之時才能獲得這種榮耀。最后,他認為自己的思緒紛亂無法言表,只能期待未來的相對。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牟巘對自己學問晚成的遺憾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他通過自稱"蜀客",巧妙地將自己與蜀地的山水景致相結合,突出了自己的彷徨和遲緩。詩中的"蜀客"形象既代表了牟巘個人的遭遇,也象征了一代士人晚出仕的普遍現象。他對自己的懊悔和焦慮之情,以及對光陰流逝的感慨,都通過簡潔有力的詞句表達出來。最后兩句"緒余何足論,相對但期期",表明他對未來的希望和期待,以及對與他有相同遭遇的人們的共鳴。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寄托了詩人對于自己晚成的遺憾和對未來的期許。通過對時間流逝和個人命運的思考,牟巘表達了士人的困境和對未來的希望,同時也反映了士人在官場生涯中的掙扎和無奈。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士人的情感體驗和人生哲思,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藝術價值。
“甘為學圃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jì wèi shān zhāi
次韻寄衛山齋
shǔ kè jiē liú luò, gān wéi xué pǔ chí.
蜀客嗟留落,甘為學圃遲。
nián huá kōng zì lǎo, xīn shì fù shéi zhī.
年華空自老,心事復誰知。
wèi yǒu hé zān rì, hái xū shàng zhǒng shí.
未有盍簪日,還須上冢時。
xù yú hé zú lùn, xiāng duì dàn qī qī.
緒余何足論,相對但期期。
“甘為學圃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