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歷興亡望眼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歷歷興亡望眼中”全詩
山入六朝青未了,江浮五馬恨無窮。
客愁已付蒲萄綠,逕雨空余瑪瑙紅。
我亦欲談當世事,無人喚醒紫髯翁。
分類:
《雨花臺》梁棟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花臺》是宋代梁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孤云落日倚西風,
歷歷興亡望眼中。
山入六朝青未了,
江浮五馬恨無窮。
客愁已付蒲萄綠,
逕雨空余瑪瑙紅。
我亦欲談當世事,
無人喚醒紫髯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觀景的場景,以及作者對興亡歷史和時代的思考。詩人站在雨花臺上,孤獨地憑欄遠望。他看到孤云在落日的映襯下,依靠西風的吹拂而飄散。他心中歷歷在目地看到興亡的歷史,這種興亡的變遷在他的眼中變得清晰可見。他看到山脈延伸進入了曾經繁榮的六朝古都,但那時的繁華已經不再,只剩下青山依舊。他看到江水上漂浮著五匹馬,這象征著他對歷史的無盡遺憾和憂傷。他的客愁已經付諸于蒲萄的綠葉中,而道路上的雨水卻只留下了殘留的瑪瑙般的紅色。作者也想要談論當世的事情,但沒有人能夠喚醒他內心深處的思考和洞察。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雨花臺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興亡歷史的思考和感慨。詩人通過孤云、落日、西風等形象的運用,將自然景色與歷史的興衰相聯系,表達了他對歷史變遷的深刻體驗。他看到山脈和江水,使詩中的景物更加生動,同時也象征著歷史的延續和流轉。詩中的五馬象征著輝煌的過去,但現實中只剩下了無盡的遺憾和憂傷。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客愁、蒲萄綠、逕雨、瑪瑙紅等意象相結合,表達了他對時代的思考和對現實的無奈。最后兩句詩中的"紫髯翁"象征著具有智慧和見解的長者,詩人渴望有人能夠喚醒他內心深處的思考和洞察,但現實中卻沒有人能夠理解他的心境。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景色和運用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興衰和時代困境的思考,以及對于理解和認同的渴望。
“歷歷興亡望眼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huā tái
雨花臺
gū yún luò rì yǐ xī fēng, lì lì xīng wáng wàng yǎn zhōng.
孤云落日倚西風,歷歷興亡望眼中。
shān rù liù cháo qīng wèi liǎo, jiāng fú wǔ mǎ hèn wú qióng.
山入六朝青未了,江浮五馬恨無窮。
kè chóu yǐ fù pú táo lǜ, jìng yǔ kòng yú mǎ nǎo hóng.
客愁已付蒲萄綠,逕雨空余瑪瑙紅。
wǒ yì yù tán dāng shì shì, wú rén huàn xǐng zǐ rán wēng.
我亦欲談當世事,無人喚醒紫髯翁。
“歷歷興亡望眼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