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此山真福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聞道此山真福地”全詩
仙隱老尋雙橘柚,避秦人愛小桃源。
煙波亂逐鴟夷舸,烽火遙騰馬僨轅。
聞道此山真福地,不知何處更離魂。
分類:
《避虜入洞庭》孫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避虜入洞庭》是一首宋代孫銳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朔風一夜渡江村,
北望云飛不忍言。
仙隱老尋雙橘柚,
避秦人愛小桃源。
煙波亂逐鴟夷舸,
烽火遙騰馬僨轅。
聞道此山真福地,
不知何處更離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戰亂時期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亂世的厭倦和對寧靜祥和之地的向往。
詩的開頭描述了朔風一夜間吹過江邊的村莊,詩人北望遠方的云飛,卻不忍言說云中的戰亂和苦難。這里的北望與云飛可以理解為詩人對遠離戰火的向往和希冀。
接著,詩人提到了一個仙隱的老人,在尋找雙橘柚(橘柚是柑橘類水果,象征著富饒和寧靜)。老人選擇隱居在這片地方,遠離秦人的喜愛小桃源(意指安樂的樂土),這反映了詩人對避世生活的向往和對和平的追求。
詩的下半部分描繪了戰亂的景象。煙波亂逐鴟夷舸,烽火遙騰馬僨轅。煙波、鴟夷舸(古代戰船)和烽火、馬僨轅(指揮戰車)都是戰爭的象征,形容了紛亂的戰場和戰爭的殘酷。這種對比使得詩中的避世之地顯得更加寶貴和珍貴。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聽說這座山是真正的福地,但他卻不知道離魂(離開肉身,形容心靈的超脫)的地方在哪里。這是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迷茫,他渴望遠離紛爭,但卻不知道真正的歸宿在何處。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戰亂和避世之地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和平與寧靜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他內心的困惑和迷茫。
“聞道此山真福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 lǔ rù dòng tíng
避虜入洞庭
shuò fēng yī yè dù jiāng cūn, běi wàng yún fēi bù rěn yán.
朔風一夜渡江村,北望云飛不忍言。
xiān yǐn lǎo xún shuāng jú yòu, bì qín rén ài xiǎo táo yuán.
仙隱老尋雙橘柚,避秦人愛小桃源。
yān bō luàn zhú chī yí gě, fēng huǒ yáo téng mǎ fèn yuán.
煙波亂逐鴟夷舸,烽火遙騰馬僨轅。
wén dào cǐ shān zhēn fú dì, bù zhī hé chǔ gèng lí hún.
聞道此山真福地,不知何處更離魂。
“聞道此山真福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