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流且勿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臨流且勿賞”全詩
至潔漱岸骨,余潤蒸石髓。
山上真人居,鼎灶長不毀。
猶聞洗藥香,漸作落花水。
臨流且勿賞,清音濯幽耳。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易簡)

王易簡(生卒年不詳)字理得,號可竹,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宋末登進士第,除瑞安主簿,不赴。入元,隱居不仕。易簡篤于議論,多所著述,有《山中觀史吟》。《樂府補題》有其詠物詞四首,《絕妙好詞》卷六載其詞三首。
《九鎖山十詠》王易簡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鎖山十詠》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易簡。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泠泠佩行空,湛湛鏡無滓。
譯文:佩玉發出清脆的聲音,如同飄蕩在空中;明亮的鏡子沒有一絲污垢。
詩意:這兩句描述了佩玉和鏡子的純潔和美好。泠泠佩行空,表達了佩玉清脆的聲音,給人以清新的感覺。湛湛鏡無滓,形容了鏡子的明亮透徹,沒有任何瑕疵。整體上描繪了一種純凈無暇的美好景象。
至潔漱岸骨,余潤蒸石髓。
譯文:至潔的水潤洗著岸邊的骨骼,余溫蒸騰著石頭的髓質。
詩意:這兩句描述了清澈的水流洗凈了岸邊的骨骼,岸邊的石頭散發出溫暖的氣息。通過水和巖石的描述,表現了自然界的純潔和生機。這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清新自然和生命力的贊美。
山上真人居,鼎灶長不毀。
譯文:山上住著真人,鼎和灶永遠不會被破壞。
詩意:這兩句描繪了山上住著一位真人,他的鼎爐和灶臺永遠不會被破壞。這里的真人可能指的是修行者或者道家的仙人,他們居住在山中,象征著超越塵世的境界。鼎和灶象征著煉丹爐和炊事的火爐,通過不被毀滅的描述,表達了真人修行的高深和不朽的境界。
猶聞洗藥香,漸作落花水。
譯文:仍能聞到洗凈的藥香,漸漸變成落花的水。
詩意:這兩句描述了藥香的氣味通過洗凈流淌下來,逐漸變成了落花的水。這里藥香可以理解為藥物的精華,通過洗凈的過程,轉化成了其他形式的生命力。這種轉化的過程暗示了一種生生不息的循環和變化。
臨流且勿賞,清音濯幽耳。
譯文:面對流水,暫時不要欣賞,清脆的聲音洗凈幽深的耳朵。
詩意:這兩句表達了詩人面對流水時的心境。他建議暫時不要欣賞流水的美景,而是專注于聽那清脆的聲音,讓它洗凈內心深處的雜念和塵埃。這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態度,通過聆聽自然的聲音來洗滌內心。
這首詩詞以描繪自然景物為主線,通過描寫清澈的水流、純凈的佩玉、明亮的鏡子、山中的真人和洗凈的藥香,表達了清新和純潔的美好。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寄托了對純潔和高尚境界的向往,同時也傳遞出一種修身養性、追求內心潔凈的精神。整首詩以清新、純凈、洗滌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人類內心純潔的期望。
“臨流且勿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suǒ shān shí yǒng
九鎖山十詠
líng líng pèi xíng kōng, zhàn zhàn jìng wú zǐ.
泠泠佩行空,湛湛鏡無滓。
zhì jié shù àn gǔ, yú rùn zhēng shí suǐ.
至潔漱岸骨,余潤蒸石髓。
shān shàng zhēn rén jū, dǐng zào zhǎng bù huǐ.
山上真人居,鼎灶長不毀。
yóu wén xǐ yào xiāng, jiàn zuò luò huā shuǐ.
猶聞洗藥香,漸作落花水。
lín liú qiě wù shǎng, qīng yīn zhuó yōu ěr.
臨流且勿賞,清音濯幽耳。
“臨流且勿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