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今斷后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君今斷后緣”全詩
圓明應頓悟,成壞不須憐。
玉宇行孤明,冰溪破冥煙。
兒曹修非薦,再拜酹寒泉。
分類:
作者簡介(徐瑞)
徐瑞(1255~1325),字山玉,號松巢,江西鄱陽人。南宋度宗咸淳間應進士舉,不第。祖父云巖、叔祖東綠皆善詩,叔父潔山居士,弟可玉、宗玉,從弟楚玉、蘭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諸弟宦歸,各營別墅,極泉池之勝,日夕詠棣其中。時與黎廷瑞、月灣吳存、仇遠景、湯琛及周應極、許季蕃友善,而與黎廷瑞、吳存住處較近,過從甚密。元延祐四年(1317)以經明行修,推為本邑書院山長。未幾歸隱于家,巢居松下,自號松巢。花晨月夕隨所賦,逐年筆記之。時來郡城,則與三五師友觥籌交錯,于東湖、芝山之間更相唱和,亦無虛日。所著則《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吳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當在數十卷松巢之稿!”其見重于當時如此。后許竹南《有懷》詩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會幾評論。蚤知傾蓋頭俱白,悔不連床話共溫。洲沒草枯芳士歇,巢傾鶴去故枝存。至今惟有灣頭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十月已酉西山訖事悼亡二首》徐瑞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月已酉西山訖事悼亡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徐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已空諸幻,君今斷后緣。
圓明應頓悟,成壞不須憐。
玉宇行孤明,冰溪破冥煙。
兒曹修非薦,再拜酹寒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對生命的感悟。整首詩字里行間透露出深沉的哀傷和對生命的思考。
首先,詩的開頭兩句:"我已空諸幻,君今斷后緣",表達了作者已經超越了世俗的幻象,而逝去的親人則終止了與塵世的聯系。作者將自己與親人的境遇對比,暗示了生死的對立和人世的無常。
接下來的兩句:"圓明應頓悟,成壞不須憐",揭示了作者對圓明(指佛教中的覺悟)的向往,并表達了對生死和人生命運的深刻領悟。作者認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無論是好是壞,都不需要憐惜或悲傷。
接著,詩中出現了自然景象的描繪:"玉宇行孤明,冰溪破冥煙"。這里的"玉宇"和"冰溪"象征著清澈明亮的天空和流動的溪水,與前文的哀傷和頹廢形成鮮明的對比。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作者表達了對生命的堅韌和對逝去親人的思念。
最后兩句:"兒曹修非薦,再拜酹寒泉",表達了作者對已故親人的敬仰和懷念之情。"兒曹"指的是已故的親人,"修非薦"表示對親人的深深懷念和對其境況的思考。"再拜酹寒泉"表明了作者對已故親人的緬懷和敬意。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以及對已故親人的思念和敬意的表達,表現出作者對人生和命運的深刻認知。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詩中的哀傷和頹廢與明亮和堅韌形成對比,使詩詞更加凸顯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逝去親人的懷念之情。
“君今斷后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yuè yǐ yǒu xī shān qì shì dào wáng èr shǒu
十月已酉西山訖事悼亡二首
wǒ yǐ kōng zhū huàn, jūn jīn duàn hòu yuán.
我已空諸幻,君今斷后緣。
yuán míng yīng dùn wù, chéng huài bù xū lián.
圓明應頓悟,成壞不須憐。
yù yǔ xíng gū míng, bīng xī pò míng yān.
玉宇行孤明,冰溪破冥煙。
ér cáo xiū fēi jiàn, zài bài lèi hán quán.
兒曹修非薦,再拜酹寒泉。
“君今斷后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