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君孰古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感君孰古誼”全詩
感君孰古誼,待我異他人。
對酒言獨在,看山跡山陳。
惟應舊賓客,相對一沾巾。
分類:
作者簡介(徐瑞)
徐瑞(1255~1325),字山玉,號松巢,江西鄱陽人。南宋度宗咸淳間應進士舉,不第。祖父云巖、叔祖東綠皆善詩,叔父潔山居士,弟可玉、宗玉,從弟楚玉、蘭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諸弟宦歸,各營別墅,極泉池之勝,日夕詠棣其中。時與黎廷瑞、月灣吳存、仇遠景、湯琛及周應極、許季蕃友善,而與黎廷瑞、吳存住處較近,過從甚密。元延祐四年(1317)以經明行修,推為本邑書院山長。未幾歸隱于家,巢居松下,自號松巢。花晨月夕隨所賦,逐年筆記之。時來郡城,則與三五師友觥籌交錯,于東湖、芝山之間更相唱和,亦無虛日。所著則《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吳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當在數十卷松巢之稿!”其見重于當時如此。后許竹南《有懷》詩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會幾評論。蚤知傾蓋頭俱白,悔不連床話共溫。洲沒草枯芳士歇,巢傾鶴去故枝存。至今惟有灣頭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梅山周公挽章》徐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梅山周公挽章》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徐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閣游從久,
西州慟哭頻。
感君孰古誼,
待我異他人。
對酒言獨在,
看山跡山陳。
惟應舊賓客,
相對一沾巾。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朋友周公的思念之情。詩中描寫了作者常常在東閣游玩,而周公卻在西州頻繁地悲傷哭泣。作者感嘆自己與周公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對周公的離世感到痛心,同時也表達了對周公的特殊待遇。作者在獨自對酒時思念著周公,回憶著他們一起觀看山景的情景。詩的結尾提到了舊日的賓客,意味著作者與周公過去一起款待的人,現在只有彼此相對,共同撫摩著同一塊手巾,表達了對周公的深深思念和留戀之情。
賞析:
《梅山周公挽章》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朋友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作者在東閣游玩與周公在西州悲哭的對照,突顯了作者與周公的不同境遇。詩中的"感君孰古誼,待我異他人"表達了作者對周公與自己特殊友誼的珍視,以及對周公的特殊待遇。通過對酒思念,回憶共同的山間游覽,詩中表達了作者對逝去友誼的留戀之情。最后一句提到的舊日賓客,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厚重感,表達了作者的孤獨與思念。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逝去友誼的思念之情。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過往的回憶,展現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對逝去友人的無盡思念。這首詩詞既傳達了人與人之間的深厚情誼,也凸顯了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無常。
“感君孰古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i shān zhōu gōng wǎn zhāng
梅山周公挽章
dōng gé yóu cóng jiǔ, xī zhōu tòng kū pín.
東閣游從久,西州慟哭頻。
gǎn jūn shú gǔ yì, dài wǒ yì tā rén.
感君孰古誼,待我異他人。
duì jiǔ yán dú zài, kàn shān jī shān chén.
對酒言獨在,看山跡山陳。
wéi yīng jiù bīn kè, xiāng duì yī zhān jīn.
惟應舊賓客,相對一沾巾。
“感君孰古誼”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