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徒遷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月徒遷徙”全詩
響像如天近,窺臨與世遙。
悠然暢心目,萬慮一時銷。
圣游本無跡,留此示津梁。
架險知何適,遺名但不亡。
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難量。
二仙行自適,日月徒遷徙。
不語寄手談,無心引樵子。
蒙分一丸藥,相偶窮年祀。
仙山習禪處,了知通李釋。
昔作異時人,今成相對寂。
便是不二門,自生瞻仰意。
分類:
作者簡介(薛戎)
薛戎,字元夫,河中寶鼎人。少有學術,不求聞達,居于毗陵之陽羨山。年余四十,不易其操。江西觀察使李衡辟為從事,使者三返方應。故相齊映代衡,又留署職,府罷歸山。福建觀察使柳冕表為從事,累月,轉殿中侍御史。會泉州闕刺史,冕署戎權領州事。
《游爛柯山》薛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爛柯山》是唐代薛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登巖已寂歷,絕頂更岧峣。
登上了高峰,歷經寂靜與平和,繼續向更高的頂峰攀登。
響像如天近,窺臨與世遙。
山谷的回聲像是天空近在咫尺,俯瞰大地卻顯得遙遠。
悠然暢心目,萬慮一時銷。
心境舒暢,心靈得到了舒展。萬種煩憂一時全都消散。
圣游本無跡,留此示津梁。
圣人的行跡本就不留下痕跡,但這里卻留下了他們的蹤跡,為人們指引。
架險知何適,遺名但不亡。
攀登險峻的山峰,知道該往哪兒去。名字可能會遺留下來,但人卻不會永生。
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難量。
此時此刻,已經成為佛教的道場,但要證得佛果是非常難以估量的。
二仙行自適,日月徒遷徙。
仙人自由自在地行走,而日月只是不停地遷徙。
不語寄手談,無心引樵子。
不需要言語傳達,只需手勢交流,無意誘引來來往往的樵夫。
蒙分一丸藥,相偶窮年祀。
幸運地得到一顆靈丹妙藥,成為了祭祀的對象。
仙山習禪處,了知通李釋。
在仙山修行禪法的地方,明白了通達的道理,明白了李釋的教誨。
昔作異時人,今成相對寂。
過去是個與眾不同的存在,如今卻變得相對寂靜。
便是不二門,自生瞻仰意。
這就是不二之門,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敬仰之心。
這首詩詞《游爛柯山》通過描繪登山的景象,表達了薛戎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融入了一些佛教的思想,探討了人與自然、人與命運的關系。作者以山為喻,將人生的歷程比作攀登高峰,通過自然景物的描述,抒發了對內心寧靜、解脫和超越塵世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日月徒遷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làn kē shān
游爛柯山
dēng yán yǐ jì lì, jué dǐng gèng tiáo yáo.
登巖已寂歷,絕頂更岧峣。
xiǎng xiàng rú tiān jìn, kuī lín yǔ shì yáo.
響像如天近,窺臨與世遙。
yōu rán chàng xīn mù, wàn lǜ yī shí xiāo.
悠然暢心目,萬慮一時銷。
shèng yóu běn wú jī, liú cǐ shì jīn liáng.
圣游本無跡,留此示津梁。
jià xiǎn zhī hé shì, yí míng dàn bù wáng.
架險知何適,遺名但不亡。
zhǐ jīn chéng fó yǔ, huà dù guǒ nán liàng.
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難量。
èr xiān xíng zì shì, rì yuè tú qiān xǐ.
二仙行自適,日月徒遷徙。
bù yǔ jì shǒu tán, wú xīn yǐn qiáo zǐ.
不語寄手談,無心引樵子。
méng fēn yī wán yào, xiāng ǒu qióng nián sì.
蒙分一丸藥,相偶窮年祀。
xiān shān xí chán chù, le zhī tōng lǐ shì.
仙山習禪處,了知通李釋。
xī zuò yì shí rén, jīn chéng xiāng duì jì.
昔作異時人,今成相對寂。
biàn shì bù èr mén, zì shēng zhān yǎng yì.
便是不二門,自生瞻仰意。
“日月徒遷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