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詔恐君今歲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鳳詔恐君今歲去”全詩
鳳詔恐君今歲去,龍門欠我舊時游。
幾人樽下同歌詠,數盞燈前共獻酬。
相對憶劉劉在遠,寒宵耿耿夢長洲。
分類:
《和白樂天》崔玄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白樂天》
朝代:唐代
作者:崔玄亮
病余歸到洛陽頭,
拭目開眉見白侯。
鳳詔恐君今歲去,
龍門欠我舊時游。
幾人樽下同歌詠,
數盞燈前共獻酬。
相對憶劉劉在遠,
寒宵耿耿夢長洲。
中文譯文:
病中康復回到洛陽城,
擦亮眼睛見到白侯。
鳳凰傳詔恐怕你今年離去,
龍門之約我仍未兌現。
幾位朋友在酒杯下共同歌詠,
幾盞燈前共同表達心意。
相對而坐,回憶起劉伶,
劉伶如今遠在何處,
寒夜漫長,夢中依然沉浸在長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崔玄亮的作品,題目是《和白樂天》。詩人在病后康復,回到洛陽城,目睹了白侯(白居易)的風采。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被封為白侯,他的才華和地位使得詩人崔玄亮自愧不如。
詩的第二句“拭目開眉見白侯”表達了詩人對白居易的仰慕之情。詩人在病中苦苦掙扎,康復后見到了白居易,猶如眼前一亮,眉開眼笑。
然而,詩人對白居易的離去感到憂慮,他擔心從鳳凰傳來的詔令會使白居易離開洛陽。詩中的“鳳詔恐君今歲去”表達了詩人對白居易的留戀之情,希望他能留在洛陽,與自己共度時光。
詩的后兩句“龍門欠我舊時游”表達了詩人對與白居易的約定的遺憾。龍門是兩位好友曾經約定共同游玩的地方,然而這個約定一直未能實現。詩人對此感到惋惜,希望能夠有機會與白居易一同游覽龍門。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回憶起與白居易共飲的情景。他們共同舉杯歌詠,共同分享歡樂。燈下酒前,他們互相贈詩,表達彼此的情誼。
最后兩句“相對憶劉劉在遠,寒宵耿耿夢長洲”表達了詩人對劉伶的思念和夢境的幻化。劉伶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詩人,他與崔玄亮有著深厚的友誼。詩人在寒冷的夜晚,懷念劉伶,夢中仿佛回到了長洲。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白居易的景仰和留戀之情,以及對友誼的珍視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通過描繪詩人的情感,詩詞展現了唐代文人之間的友情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之情。詩人的情感真摯而深沉,通過具象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溫暖和回憶的感覺。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時光流轉的思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鳳詔恐君今歲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bái lè tiān
和白樂天
bìng yú guī dào luò yáng tóu, shì mù kāi méi jiàn bái hóu.
病余歸到洛陽頭,拭目開眉見白侯。
fèng zhào kǒng jūn jīn suì qù,
鳳詔恐君今歲去,
lóng mén qiàn wǒ jiù shí yóu.
龍門欠我舊時游。
jǐ rén zūn xià tóng gē yǒng, shù zhǎn dēng qián gòng xiàn chóu.
幾人樽下同歌詠,數盞燈前共獻酬。
xiāng duì yì liú liú zài yuǎn, hán xiāo gěng gěng mèng cháng zhōu.
相對憶劉劉在遠,寒宵耿耿夢長洲。
“鳳詔恐君今歲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