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窮劍空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途窮劍空在”全詩
途窮劍空在,性懶念多違。
旅館午寒閉,江城秋雪飛。
還慚京兆客,何事泣牛衣?
分類:
作者簡介(潘緯)
潘緯(生卒不詳) 唐大中元年(847)前后在世。湘南(今湖南衡陽、衡山等地)人。咸通年間(860~874)進士。善詩,尚苦吟,造語新奇,風格近似賈島,曾構思十年,成《古鏡詩》,中有“篆經千古澀,影瀉一堂寒”之句,為世傳誦。其名篇《中秋月》、《琴》錄入《全唐詩》,余多散失。
《鑾江秋暮》潘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鑾江秋暮》是唐代詩人潘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鑾江秋暮》
家遠信音稀,懷歸未得歸。
途窮劍空在,性懶念多違。
旅館午寒閉,江城秋雪飛。
還慚京兆客,何事泣牛衣?
中文譯文:
離家遠處,音信稀少,懷念歸鄉之心卻未能實現。
旅途艱難,劍只是裝飾,無法解決實際困境,性情懶散,思念之情常常違背初衷。
客棧中午寒冷而無人,江城上空飄落秋雪。
作為京兆(指長安)的客人,我感到慚愧,為何哭泣著穿著牛皮衣服呢?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遠離家鄉的游子的心境。詩人遠離家鄉,與家人的聯系稀少,懷念家鄉的心情難以抑制。然而,他的歸鄉之路困難重重,劍只是裝飾,無法解決實際問題。詩人性情懶散,思念之情常常違背初衷。他身處陌生的旅館,午后寒冷而寂寞,江城上空飄落著秋雪。作為一個京兆(長安)的客人,他感到慚愧,不禁問自己為何要穿著牛皮衣服哭泣。
賞析:
《鑾江秋暮》通過對游子心境的描繪,展現了遠離家鄉的游子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詩中的家鄉形成了一種強烈的思念和渴望的力量,而現實的困境卻使得歸鄉成為一種遙不可及的夢想。詩人通過對旅途的描寫,表達了困難和阻礙的存在,劍只是虛設,無法解決實際問題。詩中的“性懶念多違”一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動搖,思念之情常常違背初衷,這是一種游子心態的真實寫照。
詩詞的最后兩句“還慚京兆客,何事泣牛衣?”展現了詩人的自省和自責。作為一個京兆的客人,他感到慚愧和不安,自問為何要以這種方式哭泣。這種自責和疑問凸顯了游子內心的掙扎和無奈。
總的來說,《鑾江秋暮》以簡練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游子在異鄉的孤獨、思鄉和無奈的心境,表達了對家鄉的深深眷戀,以及現實困境下的無奈和自責。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情感,引發人們對家鄉和歸鄉的思考和共鳴。
“途窮劍空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án jiāng qiū mù
鑾江秋暮
jiā yuǎn xìn yīn xī, huái guī wèi dé guī.
家遠信音稀,懷歸未得歸。
tú qióng jiàn kōng zài, xìng lǎn niàn duō wéi.
途窮劍空在,性懶念多違。
lǚ guǎn wǔ hán bì, jiāng chéng qiū xuě fēi.
旅館午寒閉,江城秋雪飛。
hái cán jīng zhào kè, hé shì qì niú yī?
還慚京兆客,何事泣牛衣?
“途窮劍空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