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十七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作為十七詩”全詩
遇晴即欣榮,遇雨還離披。
晴雨由上蒼,汝花何悲為。
顯允阮嗣宗,放達世所推。
憂思獨傷心,作為十七詩。
感慨懷辛酸,似未達天理。
既好王子喬,又晉輕薄子。
善善又惡惡,好生而惡死。
如何得徽稱,口不掛臧否。
分類:
《讀阮籍詠懷十七首》李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讀阮籍詠懷十七首》
朝代:宋代
作者:李濤
人生天地間,如花開春時。
遇晴即欣榮,遇雨還離披。
晴雨由上蒼,汝花何悲為。
顯允阮嗣宗,放達世所推。
憂思獨傷心,作為十七詩。
感慨懷辛酸,似未達天理。
既好王子喬,又晉輕薄子。
善善又惡惡,好生而惡死。
如何得徽稱,口不掛臧否。
中文譯文:
人生在天地之間,就像花朵在春天綻放。
遇到晴天就欣喜榮耀,遇到雨天就失去盛開的姿態。
晴雨是由上蒼決定的,你這朵花為何悲傷呢?
阮嗣宗的品德高尚,受到世人的推崇。
憂思獨自傷害心靈,以此創作了十七首詩。
感嘆人生的辛酸,似乎還未理解天道的意義。
既喜歡王子喬的才華,又喜歡晉國輕薄的風采。
善人行善,惡人行惡,善良者活而不懼死。
如何才能得到美譽,嘴里不說是非的是非心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李濤的《讀阮籍詠懷十七首》。詩人通過對阮籍的贊頌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自己的感慨和疑問。
詩中以花開春時為比喻,描繪了人生在天地間的短暫而美麗。晴天和雨天的更替象征著人生中的榮辱和變幻,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花朵對于晴雨的變化會感到悲傷呢?這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人生的疑惑,對于人們對于命運的接受和抗爭的思考。
詩中提到了阮籍,阮籍是晉朝的文學家,他的才華和品德備受推崇。詩人以阮籍為榜樣,表達了對高尚品德和放達胸懷的向往。
詩人的心境在最后幾句中變得復雜起來。他感嘆人生的辛酸和對天道意義的困惑,既欣賞王子喬的才華,又欣賞晉國輕薄的風采,暗示了他對于人性的矛盾和對道德規范的疑問。
詩人提出了善惡對待的問題,認為善良者可以活得無懼無畏,而惡人則注定走向死亡。他痛惜自己無法達到善的境界,也希望能夠擺脫是非之爭,心態純正地追求美好。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人生的思索和自省,對人性和道德的矛盾的思考。通過對阮籍的贊頌和對人生的感慨,詩人表達了對高尚品德和放達胸懷的向往,同時也對人性的復雜性和道德規范的疑問進行了探討。他希望能夠擺脫是非之爭,保持純正的心態,追求美好的人生。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對人生的思考和疑問,通過對花開春天、晴雨變化和阮籍的描繪,給人以啟迪和思考。詩人的內心情感與人生觀念在詩中得到了表達,引發讀者對于人生意義和道德選擇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具有啟迪性和思辨性的特點,通過對人生的比喻和對阮籍的贊頌,表達了詩人對于人性善惡、價值觀念和道德選擇的思考和疑問。
“作為十七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ruǎn jí yǒng huái shí qī shǒu
讀阮籍詠懷十七首
rén shēng tiān dì jiān, rú huā kāi chūn shí.
人生天地間,如花開春時。
yù qíng jí xīn róng, yù yǔ hái lí pī.
遇晴即欣榮,遇雨還離披。
qíng yǔ yóu shàng cāng, rǔ huā hé bēi wèi.
晴雨由上蒼,汝花何悲為。
xiǎn yǔn ruǎn sì zōng, fàng dá shì suǒ tuī.
顯允阮嗣宗,放達世所推。
yōu sī dú shāng xīn, zuò wéi shí qī shī.
憂思獨傷心,作為十七詩。
gǎn kǎi huái xīn suān, shì wèi dá tiān lǐ.
感慨懷辛酸,似未達天理。
jì hǎo wáng zǐ qiáo, yòu jìn qīng bó zi.
既好王子喬,又晉輕薄子。
shàn shàn yòu è è, hǎo shēng ér è sǐ.
善善又惡惡,好生而惡死。
rú hé dé huī chēng, kǒu bù guà zāng pǐ.
如何得徽稱,口不掛臧否。
“作為十七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