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謾隨流水出山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謾隨流水出山來”全詩
滿面塵埃人不識,謾隨流水出山來。
分類:
作者簡介(許堅)
許堅,生卒年不詳。 廬江(今屬安徽)人。性樸野,有異術,多談神仙之事。適意往來,行蹤不定。或寓廬山白鹿洞,或居茅山,或游九華山。早年嘗以時事干南唐李氏,以其狂戇,不為所用,遂拂衣歸隱。中主保大時,以異人召,不至。宋太平興國九年(984),自茅山再游廬山。后不知所終。生平見馬令《南唐書》本傳、《詩話總龜》卷四四、《十國春秋》本傳。堅能詩,常于佛寺道觀行吟自若。其《題幽棲觀》、《游溧陽下山寺》等詩尤有名。《全唐詩》卷七五七、八六一兩見,存詩6首、斷句2聯。《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補詩4首。
《上徐舍人鉉》許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徐舍人鉉》是唐代許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幾夜煙霧籠罩住了棲息的臺榭,
想要向侯門薦舉你的才華。
滿臉塵埃的你,別人不認識,
卻自負地隨著流水從山中來。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許堅向徐舍人鉉推薦他的才華的情景。徐舍人鉉可能是一個有權勢和地位的官員,而許堅希望通過他的介紹來展示自己的才能。然而,許堅卻自傲地說,很多人都不了解他,他就像隨著流水從山中來的一樣。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華的自信和無畏的態度。他相信自己的才能可以超越塵世的瑣碎和世俗的眼光。作者以煙霧和流水的比喻來形容自己的出身和境遇,暗示自己的才華不受局限,具有獨特的魅力和獨立的存在感。
整首詩詞給人以清新、自信和超脫塵俗的感覺。作者通過對比自身與眾不同的境遇和他人的不了解,展現了自己與眾不同的才華和獨特的個性。這種自信和獨立的態度在唐代文人中是相當重要的品質,也是許堅所推崇的價值觀。整首詩詞流暢自然,用意深遠,展示了許堅作為一位才華橫溢的文人的獨特風采。
“謾隨流水出山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xú shè rén xuàn
上徐舍人鉉
jǐ xiāo yān rì suǒ qī tái, yù jì hóu mén jiàn mí cái.
幾宵煙日鎖棲臺,欲寄侯門薦禰才。
mǎn miàn chén āi rén bù shí, mán suí liú shuǐ chū shān lái.
滿面塵埃人不識,謾隨流水出山來。
“謾隨流水出山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