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人庭院甚宜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閑人庭院甚宜苔”全詩
閑人庭院甚宜苔。
打門詩債任渠催。
千里有家頻入夢,一春無酒可開懷。
心寬隨處是蓬萊。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許有壬)
許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學家。字可用,彰(zhang)德湯陰(今屬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進士及第,授同知遼州事。后來官中書左司員外郎時,京城外發生饑荒,他從"民,本也"的思想出發,主張放賑(chen 四聲)救濟。河南農民軍起,他建議備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賢大學士,不久改樞密副使,又拜中書左丞。他看到元朝將士貪掠人口玉帛而無斗志,就主張對起義農民實行招降政策。
《浣溪沙》許有壬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元代許有壬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境閑門晝不開。
閑人庭院甚宜苔。
打門詩債任渠催。
千里有家頻入夢,
一春無酒可開懷。
心寬隨處是蓬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老年人的生活狀態和心境。老人住在一個寧靜的院子里,他的房門白天都不開,表明他過著閑散的生活。院子里長滿了苔蘚,顯示出他對寧靜和自然的追求。然而,他的生活并不完全自由,因為他欠下了一些債務,債主不斷催促他還債。盡管他身處千里之外,但思念家的感覺頻繁地在他夢中出現。他度過了一個沒有酒可以暢快開懷的春天,心境愉悅的狀態被限制了。盡管如此,他的心胸寬廣,無論身處何地都能感受到蓬萊仙境的美好。
賞析:
《浣溪沙》通過描繪老境閑門、庭院苔蘚和債務催促的情景,展現了一個老年人的生活境遇。詩中的老人過著寧靜而閑散的生活,他追求寧靜與自然,對于閑適的環境有著獨特的偏好,這體現了他對生活的態度和追求。然而,他的生活并非完全自由,他被債務所困擾,不斷受到債主的催促,這也反映了現實生活中老年人可能面臨的經濟困境和社會壓力。
詩中的千里有家頻入夢,表達了老人對家的思念之情。即使身處遠離家鄉的地方,他在夢中仍然頻繁地回到家中,這種思念之情無法抹去。一春無酒可開懷,描述了老人在這個春天無法找到暢快的方式來釋放內心的情感,暗示了他在物質和精神享受上的局限。
然而,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老人的內心狀態。心寬隨處是蓬萊,說明他的內心寬廣,無論身處何地,都能感受到蓬萊仙境的美好。這種豁達的心態和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使他在困境中依然能夠尋找到生活的樂趣和滿足感。整首詩通過對老人生活狀態的描繪,傳遞出對寧靜、自然和內心的追求,以及在物質與精神的局限中保持豁達心態的價值觀。
“閑人庭院甚宜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lǎo jìng xián mén zhòu bù kāi.
老境閑門晝不開。
xián rén tíng yuàn shén yí tái.
閑人庭院甚宜苔。
dǎ mén shī zhài rèn qú cuī.
打門詩債任渠催。
qiān lǐ yǒu jiā pín rù mèng, yī chūn wú jiǔ kě kāi huái.
千里有家頻入夢,一春無酒可開懷。
xīn kuān suí chù shì péng lái.
心寬隨處是蓬萊。
“閑人庭院甚宜苔”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