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柳依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四面柳依稀”全詩
四面柳依稀。
棹得酒船回。
看風里、沙巾半欹。
殘霞照水,夕陽明樹,天付畫中詩。
應不負歸期。
更誰看、桃花面皮。
分類: 太常引
《太常引 和》許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常引和》是元代許楨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池亭中,荷葉清凈,為涼而生。四周的柳樹隱約可見。酒船蕩漾回旋。看著風中飄動的沙巾,半倚在船舷上。殘霞映照在水面上,夕陽明亮地照耀在樹梢上。這景象宛如畫中的詩意。也許不辜負了歸期。還有誰會注意到那桃花般嬌美的面龐。
詩意:
該詩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夏日景象,展示了一幅舒適清涼的畫面。詩人通過描寫池塘里清澈的荷葉、四周的依稀可見的柳樹以及蕩漾回旋的酒船,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欣賞之情。夕陽和殘霞的映照增添了一分浪漫色彩,使整個景象如同一幅畫中的詩歌,給人以愉悅和寧靜的感受。最后,詩人提到了那桃花般嬌美的面龐,暗示了可能有一位美麗的女子在此處欣賞景色。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夏日池塘的景象,通過對景物的細膩刻畫和巧妙運用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首句“池亭荷凈納涼時”以四個字勾勒出了整個景象的基調,清晰地展現了炎炎夏日下的清涼感受。接下來的描寫柳樹、酒船和沙巾,通過一些模糊的詞語,給讀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間,增加了詩意的層次。最后兩句“殘霞照水,夕陽明樹,天付畫中詩。應不負歸期。更誰看、桃花面皮。”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主題。整首詩詞以意象豐富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那個美麗的夏日池塘中,感受到了清涼與寧靜的氛圍。
這首詩詞展現了元代文人的寫景技巧和對自然美的敏感,同時也傳遞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歸期的期待。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意象運用,將讀者帶入一個優美寧靜的夏日景象,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
“四面柳依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cháng yǐn hé
太常引 和
chí tíng hé jìng nà liáng shí.
池亭荷凈納涼時。
sì miàn liǔ yī xī.
四面柳依稀。
zhào dé jiǔ chuán huí.
棹得酒船回。
kàn fēng lǐ shā jīn bàn yī.
看風里、沙巾半欹。
cán xiá zhào shuǐ, xī yáng míng shù, tiān fù huà zhōng shī.
殘霞照水,夕陽明樹,天付畫中詩。
yīng bù fù guī qī.
應不負歸期。
gèng shuí kàn táo huā miàn pí.
更誰看、桃花面皮。
“四面柳依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