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注仙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注仙班”全詩
灝氣襲衣冠。
清泉白石長為伍,松頭露、冷滴方壇。
此際千林影斷,于時萬籟聲乾。
道人星下禮蒲團。
寶鼎*沈檀。
風吹霞袂飄飄舉,想芳名、已注仙班。
東訪麻姑跨鳳,西邀金母乘鸞。
分類: 風入松
《風入松 題石壇道士焚香》沈禧 翻譯、賞析和詩意
《風入松 題石壇道士焚香》是元代沈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入松 題石壇道士焚香
暮云收盡紫霄寬。
灝氣襲衣冠。
清泉白石長為伍,
松頭露、冷滴方壇。
此際千林影斷,
于時萬籟聲乾。
道人星下禮蒲團。
寶鼎*沈檀。
風吹霞袂飄飄舉,
想芳名、已注仙班。
東訪麻姑跨鳳,
西邀金母乘鸞。
譯文:
夕陽云彩收斂,紫色的天空遼闊寬廣。
夜晚的清風溫柔,輕拂衣冠。
清澈的泉水,白色的石頭相伴,
松樹的頂端露珠,冰冷地滴在方形的香爐上。
此時千樹的影子消散,
同時萬物的聲音漸息。
道士在星光下瞻仰神圣的蒲團,
寶鼎上刻有沈檀的名字。
微風吹拂著霞衣飄飄舉起,
想起仙界的名望,已被注入神仙的行列。
向東拜訪麻姑,騎著鳳凰,
向西邀請金母,乘坐鳳凰。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道士在自然環境中獨自修行和追求仙道的情景。暮云散去,天空遼闊寬廣,暗示著一種開闊的境界和追求無限的心境。清風襲來,給人一種寧靜和凈化的感覺。詩中描述了清泉、白石、松樹等自然元素,以及香爐、蒲團等與道教儀式相關的物品,傳達了一種超凡脫俗的意境。道士向往仙界,通過修行和祭祀與神明溝通,希望能夠獲得仙班的認可和加入神仙行列的機會。
賞析:
該詩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將自然景物與道教修行相結合,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氛圍。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道士的修行儀式,詩中流露出對超越塵世的追求和對神仙境界的向往。詩詞中的意象和修辭手法都非常精妙,文字簡練而富有意境,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整首詩以平淡的語言表達了對超脫塵世的向往和對神仙境界的追求,展現了元代文人對仙道思想的強烈興趣和追求。
“已注仙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rù sōng tí shí tán dào shì fén xiāng
風入松 題石壇道士焚香
mù yún shōu jǐn zǐ xiāo kuān.
暮云收盡紫霄寬。
hào qì xí yì guān.
灝氣襲衣冠。
qīng quán bái shí zhǎng wéi wǔ, sōng tóu lù lěng dī fāng tán.
清泉白石長為伍,松頭露、冷滴方壇。
cǐ jì qiān lín yǐng duàn, yú shí wàn lài shēng gān.
此際千林影斷,于時萬籟聲乾。
dào rén xīng xià lǐ pú tuán.
道人星下禮蒲團。
bǎo dǐng shěn tán.
寶鼎*沈檀。
fēng chuī xiá mèi piāo piāo jǔ, xiǎng fāng míng yǐ zhù xiān bān.
風吹霞袂飄飄舉,想芳名、已注仙班。
dōng fǎng má gū kuà fèng, xī yāo jīn mǔ chéng luán.
東訪麻姑跨鳳,西邀金母乘鸞。
“已注仙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