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鐘鼓長時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下方鐘鼓長時發”全詩
石拔兩關開岝崿,云迷萬竹秀聯娟。
下方鐘鼓長時發,絕頂藤蘿且自緣。
東去三江流不盡,浮生如此也須憐。
¤
分類:
《次韻(二首)》陸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二首)》是元代陸仁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支硎山中濯寒泉,
洗馬池頭草若煙。
石拔兩關開岝崿,
云迷萬竹秀聯娟。
下方鐘鼓長時發,
絕頂藤蘿且自緣。
東去三江流不盡,
浮生如此也須憐。
詩意:
這首詩以山水景色為背景,表達了對歲月流轉、人生無常的思考。作者通過描繪山中的清泉、池塘和蜿蜒的山路,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和懷抱。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人生的思考,以山水景色隱喻人生的起伏和無常,呈現出對浮生苦難的關切和對生命的珍視。
賞析:
該詩以自然景色為象征,通過描繪山中的濯寒泉和草地,展現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嘆。清泉和草地的描繪創造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使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與生機。此外,詩中還描繪了山路的曲折與險峻,以及云霧彌漫的景象,營造出一種神秘而變幻的氛圍。這種景色的描繪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無常,引發了讀者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
詩中的"鐘鼓"和"藤蘿"是對人世間的象征,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慨。鐘鼓的長時發聲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而藤蘿的生長則象征了人生的起伏和曲折。通過與自然景色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浮生苦難的關切和對生命的珍視。
最后兩句"東去三江流不盡,浮生如此也須憐"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感嘆。三江指的是長江、黃河和珠江,暗示著時間的無盡流逝。"浮生如此也須憐"表達了對人生短暫和無常的懷念和珍視之情。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水之美,表達了對人生無常的思索和對生命的關懷。
“下方鐘鼓長時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èr shǒu
次韻(二首)
zhī xíng shān zhōng zhuó hán quán, xiǎn mǎ chí tóu cǎo ruò yān.
支硎山中濯寒泉,洗馬池頭草若煙。
shí bá liǎng guān kāi zuò è, yún mí wàn zhú xiù lián juān.
石拔兩關開岝崿,云迷萬竹秀聯娟。
xià fāng zhōng gǔ zhǎng shí fā, jué dǐng téng luó qiě zì yuán.
下方鐘鼓長時發,絕頂藤蘿且自緣。
dōng qù sān jiāng liú bù jìn, fú shēng rú cǐ yě xū lián.
東去三江流不盡,浮生如此也須憐。
¤
“下方鐘鼓長時發”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