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路杳重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路杳重重”全詩
追思年少行樂,減盡舊豪雄。
三十六峰青矗,三百六灘碧逝,歸路杳重重。
拱手問仙伯,謫宦豈天公。
奉慈親,攜稚子,訪琳宮。
太虛點雪高處,萬慮一杯融。
但得挈家歸隱,何用舉家撥宅,雞犬亦升空。
長嘯下山去,腳底響松風。
分類: 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 式古堂書畫題跋卷二十》徐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 式古堂書畫題跋卷二十》是元代徐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盤馬萬山頂,
彈禽群木中。
追思年少行樂,
減盡舊豪雄。
這是一幅畫卷,畫面中有一匹馬盤旋在萬山之巔,一個人彈奏著樂器,鳥兒飛翔在樹木之間。詩人回憶起年輕時的快樂和豪情,如今已經減少了。
三十六峰青矗,
三百六灘碧逝,
歸路杳重重。
拱手問仙伯,
謫宦豈天公。
山上有三十六座峰巒挺立,青翠欲滴;河中有三百六十個灘涌動,碧水流逝。回程的路途遙遠而沉重。詩人抬起雙手,向天地之間的仙人請教,自問被貶官的他怎么能與天公相比。
奉慈親,攜稚子,
訪琳宮。
太虛點雪高處,
萬慮一杯融。
詩人懷著對慈親的孝心,帶著年幼的孩子,前往參觀琳宮(古代宮殿的一種)。他在太虛山的高處看到點點雪花,心中的煩憂煙消云散,一杯酒盡釋前顧之憂。
但得挈家歸隱,
何用舉家撥宅,
雞犬亦升空。
長嘯下山去,
腳底響松風。
詩人希望能帶著家人一起隱居歸隱,不再為繁瑣的家務和尋找住所而煩惱,甚至連家禽和家犬也能自由自在地飛翔。他發出長長的嘯聲,踏著松風走下山去。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表達詩人內心情感,表現出對逝去的年少時光和豪情壯志的追憶,以及對歸隱田園生活的向往。同時,詩中的自然景觀與人物情感相互映襯,形成了詩意的對比和呼應,展現出徐遜獨特的寫景和抒情能力。
“歸路杳重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shì gǔ táng shū huà tí bá juǎn èr shí
水調歌頭 式古堂書畫題跋卷二十
pán mǎ wàn shān dǐng, dàn qín qún mù zhōng.
盤馬萬山頂,彈禽群木中。
zhuī sī nián shào xíng lè, jiǎn jǐn jiù háo xióng.
追思年少行樂,減盡舊豪雄。
sān shí liù fēng qīng chù, sān bǎi liù tān bì shì, guī lù yǎo chóng chóng.
三十六峰青矗,三百六灘碧逝,歸路杳重重。
gǒng shǒu wèn xiān bó, zhé huàn qǐ tiān gōng.
拱手問仙伯,謫宦豈天公。
fèng cí qīn, xié zhì zǐ, fǎng lín gōng.
奉慈親,攜稚子,訪琳宮。
tài xū diǎn xuě gāo chù, wàn lǜ yī bēi róng.
太虛點雪高處,萬慮一杯融。
dàn dé qiè jiā guī yǐn, hé yòng jǔ jiā bō zhái, jī quǎn yì shēng kōng.
但得挈家歸隱,何用舉家撥宅,雞犬亦升空。
cháng xiào xià shān qù, jiǎo dǐ xiǎng sōng fēng.
長嘯下山去,腳底響松風。
“歸路杳重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上聲二腫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