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云不隔天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紅云不隔天顏”全詩
簾卷黃金闕。
宮鬢蛾兒雙翠葉。
點綴離南鬧雪。
東風扇影低還。
紅云不隔天顏。
夜夜華燈萬樹,年年碧海三山。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王庭筠)

王庭筠(1151~1202)金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端,號黃華山主、黃華老人、黃華老子,別號雪溪。金代遼東人(今營口熊岳),米芾之甥。庭筠文名早著,金大定十六年(1176)進士,歷官州縣,仕至翰林修撰。文詞淵雅,字畫精美,《中州雅府》收其詞作十六首,以幽峭綿渺見長。
《清平樂 應制》王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 應制》是元代作家王庭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平樂 應制
瓊枝瑤月。
簾卷黃金闕。
宮鬢蛾兒雙翠葉。
點綴離南鬧雪。
東風扇影低還。
紅云不隔天顏。
夜夜華燈萬樹,
年年碧海三山。
中文譯文:
美麗的花枝、寶貴的明月。
簾幕卷起,覆蓋黃金殿闕。
宮中美人的蛾眉,像是嫩綠的雙翠葉。
裝點離宮,南方的雪花飛舞。
東風吹拂,搖曳的影子低低垂下。
紅云不遮擋天空的容顏。
夜晚的華燈照亮萬千樹木,
年復一年,碧海之上三座山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宮廷景象和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自然的贊美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展現了元代宮廷的繁華和壯麗,以及自然景色的美麗與恒久。
首先,詩中以瓊枝和瑤月來形容美麗的花枝和明月,表達了宮廷的華麗和燦爛。黃金闕指的是皇宮中的金殿和高闕,簾幕卷起則揭示了壯麗的景象。接著,詩人以宮中美人的蛾眉來比喻翠葉,將自然景色與宮廷相結合,營造出一種婉約而華美的意境。
詩中還描繪了離宮的景色,南方的雪花點綴其中,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活力。東風吹拂之時,影子低低垂下,紅云不遮擋天空的容顏,表達了自然界的恬靜和寧和。
詩的最后兩句以華燈和碧海三山作為象征,表達了日夜的繁華和歲月的流轉。華燈璀璨,照亮夜晚,寓意著宮廷的盛世繁華。碧海三山則代表著自然界的永恒和壯麗。通過這樣的對比,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自然景觀的向往和贊美。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宮廷景象和自然景觀的描繪,以及豐富的意象和修辭,展示了元代宮廷的繁華和壯麗,以及自然界的美麗與恒久。同時,詩中融入了對美好生活和自然的向往,表達了作者對充滿活力和永恒的美的追求。
“紅云不隔天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yìng zhì
清平樂 應制
qióng zhī yáo yuè.
瓊枝瑤月。
lián juǎn huáng jīn quē.
簾卷黃金闕。
gōng bìn é ér shuāng cuì yè.
宮鬢蛾兒雙翠葉。
diǎn zhuì lí nán nào xuě.
點綴離南鬧雪。
dōng fēng shàn yǐng dī hái.
東風扇影低還。
hóng yún bù gé tiān yán.
紅云不隔天顏。
yè yè huá dēng wàn shù, nián nián bì hǎi sān shān.
夜夜華燈萬樹,年年碧海三山。
“紅云不隔天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