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緣都向靜中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緣都向靜中消”全詩
鸞鳳有期朝絳闕,風霾無計上青霄。
萬點落英飄。
茅屋底,何以水永朝。
一念不從癡處起,萬緣都向靜中消。
知命也逍
分類: 望江南
《望江南 詠桃源》楊弘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江南 詠桃源》是元代楊弘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望江南 詠桃源
桃源美,雞黍相邀。鸞鳳預定在朝廷,風霾卻無法飛上青霄。萬點落英飄飛。茅屋下,如何使水永遠晨昏流動。只需一個念頭從迷惘中啟程,萬種紛緣皆消失在寧靜之中。洞悉命運,也可逍遙自在。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理想化的桃源景觀,表達了詩人對于人間仙境的向往和對現實世界的不滿。詩中通過描繪桃源的美麗、鳥語花香和和諧的生活場景,對現實社會的不公和繁瑣進行了對比,表達了詩人心中追求理想生活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愿望。詩人認為,只要有一念從癡迷和紛擾的狀態中覺醒,就能擺脫種種牽絆,獲得心靈的自由。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桃源理想的向往和對現實的不滿。通過描述桃源的美景和逍遙自在的生活,詩人表達了對繁雜世俗的厭倦和對寧靜、自由的追求。詩中的桃源被描繪得如此美好,讓人感受到一種遙遠的夢境般的寄托和向往。
詩人在最后兩句中表達了自己的觀念,認為只要有一念從迷惘中覺醒,就能超越種種紛緣的束縛,實現心靈的自由和逍遙。這種主張與元代士人內心的理想寄托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相吻合,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困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理想的桃源景觀,表達了詩人對于紛繁世俗的厭倦和對內心寧靜的向往。它以理想化的桃源為背景,展示了詩人對人生意義和追求的一種思考,是元代文人精神世界和情感境界的體現。
“萬緣都向靜中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jiāng nán yǒng táo yuán
望江南 詠桃源
táo yuán hǎo, jī shǔ jìng xiāng yāo.
桃源好,雞黍竟相邀。
luán fèng yǒu qī cháo jiàng quē, fēng mái wú jì shàng qīng xiāo.
鸞鳳有期朝絳闕,風霾無計上青霄。
wàn diǎn luò yīng piāo.
萬點落英飄。
máo wū dǐ, hé yǐ shuǐ yǒng cháo.
茅屋底,何以水永朝。
yī niàn bù cóng chī chù qǐ, wàn yuán dōu xiàng jìng zhōng xiāo.
一念不從癡處起,萬緣都向靜中消。
zhī mìng yě xiāo
知命也逍
“萬緣都向靜中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