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寓玉堂清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同寓玉堂清署”全詩
故園松竹瀟灑,久矣負幽尋。
賴有仙壇詩伯,同寓玉堂清署,相顧意殊深。
余暇盡談笑,煩暑自消沉。
繞長廊,臨靜砌,稱閑心。
颼颼樹杪風至,流水入衣襟。
尚愧無窮汗簡,也預諸公奮筆,投跡是非林。
何日了官事,倒佩脫冠簪。
分類: 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 次權待制韻》蒲道源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水調歌頭 次權待制韻》
朝代:元代
作者:蒲道源
燕城過長夏,鄉思若為禁。
故園松竹瀟灑,久矣負幽尋。
賴有仙壇詩伯,同寓玉堂清署,相顧意殊深。
余暇盡談笑,煩暑自消沉。
繞長廊,臨靜砌,稱閑心。
颼颼樹杪風至,流水入衣襟。
尚愧無窮汗簡,也預諸公奮筆,投跡是非林。
何日了官事,倒佩脫冠簪。
中文譯文:
燕城度過漫長的夏季,對鄉愁如同禁錮。
故鄉的松竹自由自在,長久以來我一直懷揣著幽尋的心情。
幸好有仙壇上的詩人,與我同住在清涼的玉堂署中,我們的心意相互理解。
在閑暇之余,我們盡情談笑,煩悶和酷暑逐漸消散。
繞過長廊,臨近寧靜的砌石,讓心情得以寧靜。
颯颯的風從樹梢吹來,流水潤濕了衣襟。
我仍然慚愧沒有無窮的才華,但我預感諸位先生會奮發筆端,投身于是非之林。
何時才能了結官場之事,解下佩劍脫去冠簪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元代蒲道源創作的《水調歌頭 次權待制韻》。詩人以自己的身份和情感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之情。
首先,詩人描述了自己在燕城度過了漫長的夏季,這里的燕城指的是指代北京的元朝首都。他感受到了鄉愁的束縛,仿佛被禁錮于此,渴望回到故鄉。接著,詩人用松竹來象征故園的自由和瀟灑,表達了對故鄉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明了他已經很久沒有體驗到這種自由了。
然后,詩人提到了仙壇上的詩人,指的是同為文人的朋友。他們同住在清涼的玉堂署中,彼此心意相通,理解對方的獨特思想和情感。在閑暇的時光里,他們盡情地談笑,這使得他們能夠逐漸擺脫煩悶和酷暑的困擾。
接下來的幾句描寫了詩人的環境和心境。他們繞過長廊,來到寧靜的砌石旁,這里有清涼的風,流水也濺濕了他們的衣襟。這些描寫給人以清涼和寧靜的感覺,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平靜和愉悅。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華的謙遜和對朋友們的期待。詩人預感到自己的才華有限,但他相信朋友們會發揮出色,積極地投身于是非之林,為社會作出貢獻。他希望能夠盡快結束官場之事,解脫自己的束縛,摒棄官場的虛華,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詩以對故鄉的思念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為主題,通過描繪詩人的情感和環境來表達。詩人渴望回到故鄉自由自在的生活中,同時也感到對朋友們的依賴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體氛圍清新寧靜,表達出對自由和寧靜生活的向往。
“同寓玉堂清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cì quán dài zhì yùn
水調歌頭 次權待制韻
yàn chéng guò cháng xià, xiāng sī ruò wéi jìn.
燕城過長夏,鄉思若為禁。
gù yuán sōng zhú xiāo sǎ, jiǔ yǐ fù yōu xún.
故園松竹瀟灑,久矣負幽尋。
lài yǒu xiān tán shī bó, tóng yù yù táng qīng shǔ, xiāng gù yì shū shēn.
賴有仙壇詩伯,同寓玉堂清署,相顧意殊深。
yú xiá jǐn tán xiào, fán shǔ zì xiāo chén.
余暇盡談笑,煩暑自消沉。
rào cháng láng, lín jìng qì, chēng xián xīn.
繞長廊,臨靜砌,稱閑心。
sōu sōu shù miǎo fēng zhì, liú shuǐ rù yī jīn.
颼颼樹杪風至,流水入衣襟。
shàng kuì wú qióng hàn jiǎn, yě yù zhū gōng fèn bǐ, tóu jī shì fēi lín.
尚愧無窮汗簡,也預諸公奮筆,投跡是非林。
hé rì le guān shì, dào pèi tuō guān zān.
何日了官事,倒佩脫冠簪。
“同寓玉堂清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