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鳳雙飛載玉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鸞鳳雙飛載玉笙”全詩
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風露寂無聲。
蛟龍并起承金榜,鸞鳳雙飛載玉笙。
不信弱流三萬里,此身今夕到蓬瀛。
分類:
作者簡介(楊載)

楊載(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詩人,與虞集、范梈、揭傒斯齊名,并稱為“元詩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延祐二年進士,授承務郎,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楊載文名頗大,文章以氣為主,詩作含蓄,頗有新的意境。
《宗陽宮望月分韻得聲字》楊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宗陽宮望月分韻得聲字》是元代詩人楊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君臺上涼如水,
坐看冰輪轉二更。
大地山河微有影,
九天風露寂無聲。
蛟龍并起承金榜,
鸞鳳雙飛載玉笙。
不信弱流三萬里,
此身今夕到蓬瀛。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老君臺(傳說中道教神仙老君的居所)后所感受到的景象。在涼爽的夜晚,作者靜坐于臺上,觀賞著滿天的明月。大地上的山河微弱地映照出月光的影子,而九天之上的風露則默默無聲。詩中還描繪了巨龍和鳳凰一起承載著金榜(象征功名)飛翔,以及鸞鳳雙飛載著玉笙(象征歡樂)。最后,作者表示不相信弱小的水流能夠流經三萬里的距離,他認為此時此刻自己已經到達了蓬瀛(傳說中的仙境)。
賞析:
這首詩詞以宏大的意象和優美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觀和仙境之美的感悟。通過對月亮、大地、山河和天空的描繪,詩人創造了一幅寧靜、神秘和超然的畫面。月亮的光輝灑在大地上,微弱的影子勾勒出山河的輪廓,而天空中的風露則無聲地存在。這種描寫方式使人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與安詳。
詩中還出現了蛟龍、鳳凰、金榜和玉笙等象征物,它們象征著功名、吉祥和歡樂。它們的出現使詩詞更具有神話和仙境的色彩,加強了詩中的超凡意境。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境遇的不滿。他不相信弱小的水流能夠流經遙遠的距離,暗示自己不愿被困于世俗之中,而是希望能夠到達理想中的仙境。這種對仙境的向往和追求體現了詩人內心的宏大抱負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象征意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仙境之美的贊美,以及對超脫塵世和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時,詩中還蘊含著對功名利祿的冷峻思考和對現實境遇的不滿之情。
“鸞鳳雙飛載玉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ōng yáng gōng wàng yuè fèn yùn dé shēng zì
宗陽宮望月分韻得聲字
lǎo jūn tái shàng liáng rú shuǐ, zuò kàn bīng lún zhuàn èr gēng.
老君臺上涼如水,坐看冰輪轉二更。
dà dì shān hé wēi yǒu yǐng, jiǔ tiān fēng lù jì wú shēng.
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風露寂無聲。
jiāo lóng bìng qǐ chéng jīn bǎng, luán fèng shuāng fēi zài yù shēng.
蛟龍并起承金榜,鸞鳳雙飛載玉笙。
bù xìn ruò liú sān wàn lǐ, cǐ shēn jīn xī dào péng yíng.
不信弱流三萬里,此身今夕到蓬瀛。
“鸞鳳雙飛載玉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