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滿前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滿前山”全詩
風滿前山。
雨滿前山。
杜鵑啼血五更殘。
花不禁寒。
人不禁寒。
離合悲歡事幾般。
離有悲歡。
合有悲歡。
別時容易見時難。
怕唱陽關。
莫唱陽關。
作者簡介(虞集)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學者、詩人。字伯生,號道園,人稱邵庵先生。少受家學,嘗從吳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李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虞集素負文名,與揭傒斯、柳貫、黃溍并稱“元儒四家”;詩與揭傒斯、范梈、楊載齊名,人稱“元詩四家”。
《一剪梅 春別 花草粹編七》虞集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一剪梅 春別 花草粹編七》是元代詩人虞集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豆蔻梢頭春色闌。
風滿前山。雨滿前山。
杜鵑啼血五更殘。
花不禁寒。人不禁寒。
離合悲歡事幾般。
離有悲歡。合有悲歡。
別時容易見時難。
怕唱陽關。莫唱陽關。
詩意:
這首詩以春天分別的場景為背景,描繪了離別時的悲傷和思念之情。詩中的豆蔻梢頭指的是豆蔻花的新芽,春天的色彩已經淡去。風充滿了前山,雨也滿了前山,景色蕭瑟。杜鵑鳥在五更時分啼叫,似乎在流下血淚,寓意著分別的悲傷和痛苦。花兒無法抵御嚴寒,人也無法忍受寒冷。離合之間,悲歡交織,分別時有悲傷,團聚時也有悲傷。離別容易,再次相見卻難。詩人表達了對分別的擔憂和對再次相聚的渴望,希望不要唱起離別的歌曲,不要提起分別的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春天分別的情景,通過自然景物和杜鵑鳥的形象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離別之痛和對再次相聚的期盼。詩人運用寥寥數語,卻能把情感表達得深刻而真實,給讀者帶來強烈的共鳴。整首詩情感交融,表達了人世間的離合悲歡,以及別離時的無奈和渴望。最后兩句"怕唱陽關。莫唱陽關。"表達了詩人對分別的恐懼和對再見的念想,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回味。這首詩憑借其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元代詩歌的特點,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風滿前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jiǎn méi chūn bié huā cǎo cuì biān qī
一剪梅 春別 花草粹編七
dòu kòu shāo tóu chūn sè lán.
豆蔻梢頭春色闌。
fēng mǎn qián shān.
風滿前山。
yǔ mǎn qián shān.
雨滿前山。
dù juān tí xuè wǔ gēng cán.
杜鵑啼血五更殘。
huā bù jīn hán.
花不禁寒。
rén bù jīn hán.
人不禁寒。
lí hé bēi huān shì jǐ bān.
離合悲歡事幾般。
lí yǒu bēi huān.
離有悲歡。
hé yǒu bēi huān.
合有悲歡。
bié shí róng yì jiàn shí nán.
別時容易見時難。
pà chàng yáng guān.
怕唱陽關。
mò chàng yáng guān.
莫唱陽關。
“風滿前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