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筠同不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松筠同不老”全詩
誕來人世作豪英。
性天元廣大,心地盡寬平。
書院興秋誰得似,燕山竇氏齊名。
一身長向善中行。
松筠同不老,龜鶴共長生。
分類: 臨江仙
作者簡介(王旭)
王旭(生卒年不詳,約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東平(今屬山東)人。以文章知名于時,與同郡王構、永年王磐并稱“三王”。早年家貧,靠教書為生。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受碭山縣令禮遇,被請到縣學主持講席。足跡遍及南北,但一生未入仕,依靠他人資助為生。主要活動于至元到大德年間。有《蘭軒集》二十卷,原本已不傳。清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曾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王旭詩文若干篇,重編為《蘭軒集》十六卷,其中詩九卷,文七卷。欒貴明《四庫輯本別集拾遺》又據《永樂大典》殘帙補輯出詩二首、文一篇。王旭上許衡書,曾自稱“旭布衣,窮居于時,世無所好,獨嘗有志于古”。與王構、王磐相比,王旭處境最不好,詩文中往往流露出懷才不遇情緒,《古風三十首》集中表達了對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跡見《大明一統志》卷二三、《元詩選·癸集》乙集小傳、《元書》卷五八。
《臨江仙 壽高伯川》王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 壽高伯川》是元代王旭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莢生三秋八月,氣風露清明。
誕來人世作豪英,性天元廣大,心地盡寬平。
書院興秋誰得似,燕山竇氏齊名。
一身長向善中行,松筠同不老,龜鶴共長生。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名為壽高伯川的仙人。他出生于八月的清明時節,與眾不同。他具有天賦的廣博才華,心地寬廣平和。他所建的書院在秋天興旺發達,無人能與之媲美。與燕山的竇氏一樣享有盛名。他一生致力于行善之事,像松樹和竹子一樣長壽,像龜和鶴一樣長生不老。
賞析:
這首詩詞以壽高伯川為主題,通過描繪他的獨特氣質和所取得的成就,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敬佩之情。
首先,詩中描述了壽高伯川與眾不同的出生背景和氣質。他在清明季節誕生,象征著純潔和明亮。他的性格廣大開闊,心地寬平,展現出一位仙人應有的品質。
其次,詩中提到了壽高伯川所建立的書院在秋天興旺發達,無人能與之媲美。這表明他的智慧和學識卓越,書院在他的領導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當時獨一無二的存在。
接著,詩中提到了燕山的竇氏,與壽高伯川并列,顯示了他的聲望和名譽。這也進一步突顯了他的卓越才能和杰出地位。
最后,詩中表達了壽高伯川一生致力于行善之事的人生追求。他的行為和品質使他得以享受長壽,如同松樹和竹子一般,而且他也能與龜和鶴一樣長生不老。這些象征著他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追求長壽的愿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壽高伯川的描繪和贊美,展現了他的獨特魅力和卓越成就。同時,詩中蘊含了對高尚品質和追求長壽的思考,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松筠同不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shòu gāo bó chuān
臨江仙 壽高伯川
jiá shēng sān qiū bā yuè, qì fēng lù qīng míng.
*莢生三秋八月,氣*風露清明。
dàn lái rén shì zuò háo yīng.
誕來人世作豪英。
xìng tiān yuán guǎng dà, xīn dì jǐn kuān píng.
性天元廣大,心地盡寬平。
shū yuàn xìng qiū shuí dé shì, yān shān dòu shì qí míng.
書院興秋誰得似,燕山竇氏齊名。
yī shēn cháng xiàng shàn zhōng xíng.
一身長向善中行。
sōng yún tóng bù lǎo, guī hè gòng cháng shēng.
松筠同不老,龜鶴共長生。
“松筠同不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