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佳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下佳人”全詩
萬里行裝無別物,滿意風云泉石。
牛斗星邊,靈槎縹緲,鬢影銀河濕。
哀歌誰和,劍光搖動空碧。
回首帝子長洲,洪崖仙去,風雨魚龍泣。
海外三山何處是,黃鶴歸飛無力。
天下佳人,袖中瑤草,日暮空相憶。
乾坤遺恨,月明吹入長笛。
分類: 大江東去
作者簡介(王旭)
王旭(生卒年不詳,約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東平(今屬山東)人。以文章知名于時,與同郡王構、永年王磐并稱“三王”。早年家貧,靠教書為生。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受碭山縣令禮遇,被請到縣學主持講席。足跡遍及南北,但一生未入仕,依靠他人資助為生。主要活動于至元到大德年間。有《蘭軒集》二十卷,原本已不傳。清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曾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王旭詩文若干篇,重編為《蘭軒集》十六卷,其中詩九卷,文七卷。欒貴明《四庫輯本別集拾遺》又據《永樂大典》殘帙補輯出詩二首、文一篇。王旭上許衡書,曾自稱“旭布衣,窮居于時,世無所好,獨嘗有志于古”。與王構、王磐相比,王旭處境最不好,詩文中往往流露出懷才不遇情緒,《古風三十首》集中表達了對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跡見《大明一統志》卷二三、《元詩選·癸集》乙集小傳、《元書》卷五八。
《大江東去 離豫章舟泊吳城山下作》王旭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江東去 離豫章舟泊吳城山下作》是元代詩人王旭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大江東去 離豫章舟泊吳城山下作
譯文:
大江東去,我離開了豫章,停舟在吳城山下寫下這首詩。
南游了三年,只顧著游歷江山,沒有辜負中原的詩人。
萬里行程中,行囊里沒有別的物品,滿意于風云、泉水和石頭。
牛斗星邊,靈槎縹緲,我的發絲在銀河濕潤的映照下搖曳。
哀歌誰與我和唱,劍光晃動在空碧之間。
回首望著帝子長洲,洪崖仙已經離去,風雨中魚龍悲泣。
海外的三座山在哪里,黃鶴歸飛卻力不從心。
天下的佳人啊,握在袖中的瑤草,夜幕降臨時空虛相思。
乾坤間留下了遺憾,明亮的月光吹進長笛中。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王旭在南游期間的心境和感慨。詩人游歷江山三年,只顧賞識美麗的風景,沒有辜負中原的詩人身份。他旅途中的行囊簡單,對風云、泉石等自然景觀感到滿足。詩人借牛斗星和靈槎等隱喻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緒。他懷念長洲的帝子,但洪崖仙已經離去,風雨中的魚龍令人悲泣。詩人對海外的三座山和黃鶴歸飛的景象表示遺憾。他也思念天下的佳人,將心中的情思寄托在袖中的瑤草上。最后,詩人表達了對乾坤間遺留的遺憾和對明亮的月光的吹奏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和隱喻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緒。詩人描繪了南游的風景和自己的游歷心態,表達了對中原文化的珍視和對遺憾事物的思考。通過使用牛斗星、靈槎、銀河等意象,詩人創造了一種幻化的氛圍,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深度。詩中的離愁別緒和對美好事物的追尋都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內心世界。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寫細膩的意象和抒發真摯的情感,呈現了詩人對自然、人生和乾坤間的思考和感慨。
“天下佳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jiāng dōng qù lí yù zhāng zhōu pō wú chéng shān xià zuò
大江東去 離豫章舟泊吳城山下作
nán yóu sān zài, zhǐ jiāng shān bù fù zhōng yuán shī kè.
南游三載,只江山、不負中原詩客。
wàn lǐ xíng zhuāng wú bié wù, mǎn yì fēng yún quán shí.
萬里行裝無別物,滿意風云泉石。
niú dòu xīng biān, líng chá piāo miǎo, bìn yǐng yín hé shī.
牛斗星邊,靈槎縹緲,鬢影銀河濕。
āi gē shuí hé, jiàn guāng yáo dòng kōng bì.
哀歌誰和,劍光搖動空碧。
huí shǒu dì zǐ cháng zhōu, hóng yá xiān qù, fēng yǔ yú lóng qì.
回首帝子長洲,洪崖仙去,風雨魚龍泣。
hǎi wài sān shān hé chǔ shì, huáng hè guī fēi wú lì.
海外三山何處是,黃鶴歸飛無力。
tiān xià jiā rén, xiù zhōng yáo cǎo, rì mù kōng xiāng yì.
天下佳人,袖中瑤草,日暮空相憶。
qián kūn yí hèn, yuè míng chuī rù cháng dí.
乾坤遺恨,月明吹入長笛。
“天下佳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