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道無言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至道無言說”全詩
本來具足,添之無礙減無妨。
不在多聞廣學,只要潛通默會,定里細參詳。
個中端的意,元不離中黃。
圓陀陀,光爍爍,現堂堂。
無余無欠,通身無象合真常。
只這而今默識,便是當年彌勒,直下要承當。
開放頂門眼,遍界不能藏。
宗女同昌公主唐多令詞,南史宋帝時點絳唇唐多令詞,皆道純偽托。
分類: 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 顯性理 清庵瑩子語錄卷六案李道純》李道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該詩詞是元代李道純創作的《水調歌頭 顯性理 清庵瑩子語錄卷六案李道純》。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至道無言說,
神功妙莫量。
本來具足,
添之無礙減無妨。
不在多聞廣學,
只要潛通默會,
定里細參詳。
個中端的意,
元不離中黃。
圓陀陀,光爍爍,
現堂堂。
無余無欠,
通身無象合真常。
只這而今默識,
便是當年彌勒,
直下要承當。
開放頂門眼,
遍界不能藏。
宗女同昌公主唐多令詞,
南史宋帝時點絳唇唐多令詞,
皆道純偽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至高無上的道理,表達了作者對于道法深奧的理解和對神秘力量的贊嘆。詩中強調道理本來就是完整的,無論是增加還是減少,都不會有任何妨礙。作者提出了不追求廣泛的知識和學問,而是注重內心的沉思和默默的領悟。只要在內心中深入思考并參透其中的微妙之處,就能體會到其中蘊含的真理。這種真理不離開中黃,意指道理的核心是中庸之道。
詩中通過形容詞陳述了一種光明和圓滿的狀態,這種狀態是無余無欠、無形無象,與真理永恒不變的本質相融合。詩人將自己描述為當代的彌勒菩薩,表示自己有能力承擔起宣傳真理的責任。他敞開心靈的大門和眼睛,無處可藏,遍布宇宙萬物。
最后一句提到了宗女同昌公主唐多令詞和南史宋帝時點絳唇唐多令詞,表示這些作品都是李道純的偽作。這或許是作者對于偽作文學的批評和對真實藝術的追求。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道理的領悟和對真理的追求。通過形容詞的運用,詩人描繪了一種充滿光明和完美的境界,強調了道理的內在價值和永恒不變的本質。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于真理和藝術的獨特理解,并對偽作文學提出了質疑。
“至道無言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xiǎn xìng lǐ qīng ān yíng zi yǔ lù juǎn liù àn lǐ dào chún
水調歌頭 顯性理 清庵瑩子語錄卷六案李道純
zhì dào wú yán shuō, shén gōng miào mò liàng.
至道無言說,神功妙莫量。
běn lái jù zú, tiān zhī wú ài jiǎn wú fáng.
本來具足,添之無礙減無妨。
bù zài duō wén guǎng xué, zhǐ yào qián tōng mò huì, dìng lǐ xì cān xiáng.
不在多聞廣學,只要潛通默會,定里細參詳。
gè zhōng duān dì yì, yuán bù lí zhōng huáng.
個中端的意,元不離中黃。
yuán tuó tuó, guāng shuò shuò, xiàn táng táng.
圓陀陀,光爍爍,現堂堂。
wú yú wú qiàn, tōng shēn wú xiàng hé zhēn cháng.
無余無欠,通身無象合真常。
zhǐ zhè ér jīn mò shí, biàn shì dāng nián mí lè, zhí xià yào chéng dāng.
只這而今默識,便是當年彌勒,直下要承當。
kāi fàng dǐng mén yǎn, biàn jiè bù néng cáng.
開放頂門眼,遍界不能藏。
zōng nǚ tóng chāng gōng zhǔ táng duō lìng cí, nán shǐ sòng dì shí diǎn jiàng chún táng duō lìng cí, jiē dào chún wěi tuō.
宗女同昌公主唐多令詞,南史宋帝時點絳唇唐多令詞,皆道純偽托。
“至道無言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