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昭愁絕未歸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鮑昭愁絕未歸來”全詩
冉冉春濃濕燕絲,蒙蒙曉暗迷鶯樹。
鮑昭愁絕未歸來,為畫當時斷腸賦。
登高悵望正思君,帆影微茫又東去。
分類:
《分題蕪城煙雨送吳原晢教諭》張以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分題蕪城煙雨送吳原晢教諭》是明代張以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蕪城路,年去年來自煙雨。
冉冉春濃濕燕絲,蒙蒙曉暗迷鶯樹。
鮑昭愁絕未歸來,為畫當時斷腸賦。
登高悵望正思君,帆影微茫又東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蕪城路上目送吳原晢離去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和憂愁之情。
首句"蕪城路,年去年來自煙雨"揭示了蕪城充滿了歷史的滄桑感,通過煙雨的形容詞,表達出歲月的流轉和變遷。
第二句"冉冉春濃濕燕絲,蒙蒙曉暗迷鶯樹"描繪了春天的景色,細膩地展示了燕子飛舞和鶯鳥鳴叫的場景,暗示了離別時的愁緒。
第三句"鮑昭愁絕未歸來,為畫當時斷腸賦"表達了鮑昭(指吳原晢)離去后作者的憂愁和思念之情。作者為了表達自己內心的傷痛,以畫作為載體,借畫筆描繪當時的情景,表達了自己的心碎之感。
最后兩句"登高悵望正思君,帆影微茫又東去"表達了作者登高遠望,心中思念著吳原晢,但只能看到遠處微茫的帆影,意味著吳原晢已經離開,與作者的距離越來越遠。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在離別時的憂愁、思念和無奈之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使讀者能夠感同身受,體味離別的苦楚和無奈。
“鮑昭愁絕未歸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 tí wú chéng yān yǔ sòng wú yuán zhé jiào yù
分題蕪城煙雨送吳原晢教諭
wú chéng lù, nián qù nián lái zì yān yǔ.
蕪城路,年去年來自煙雨。
rǎn rǎn chūn nóng shī yàn sī, méng méng xiǎo àn mí yīng shù.
冉冉春濃濕燕絲,蒙蒙曉暗迷鶯樹。
bào zhāo chóu jué wèi guī lái, wèi huà dāng shí duàn cháng fù.
鮑昭愁絕未歸來,為畫當時斷腸賦。
dēng gāo chàng wàng zhèng sī jūn, fān yǐng wēi máng yòu dōng qù.
登高悵望正思君,帆影微茫又東去。
“鮑昭愁絕未歸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