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材實為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材實為累”全詩
赴燭夜蛾焚,好酒猩猩泣。
所以思遠托,道路方險澀。
寧希百金賞,豈慕千戶邑。
永言從我求,鷦鷯惟一粒。
有材實為累,無欲安所入。
韓彭苦不悟,羞同匹夫執。
商山今寂寞,高風邈難及。
分類:
作者簡介(貝瓊)
貝瓊(1314~1379)初名闕,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別號清江。約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歲。貝瓊從楊維楨學詩,取其長而去其短;其詩論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寧、元豐諸家。文章沖融和雅,詩風溫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領袖一時。著有《中星考》、《清江貝先生集》、《清江稿》、《云間集》等。
《采芝生詩》貝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采芝生詩》是明代貝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采芝生詩
負版行欲僵,
背負著詩篇行走,身心疲憊到了極點,
Carrying the weight of my verses, I walk, exhausted,
飛蠅死猶集。
蠅蟲即使死去仍然聚集。
Flies gather even around the dead.
赴燭夜蛾焚,
夜晚前往燭光處,蛾子被燒焦,
To the candle, the moth burns,
好酒猩猩泣。
美酒讓紅猩猩哭泣。
Good wine makes the red orangutan weep.
所以思遠托,
因此思念遠方,心情寄托,
Therefore, my thoughts yearn for a distant place,
道路方險澀。
前方的道路又險峻,曲折難行。
The road ahead is steep and arduous.
寧希百金賞,
寧愿得到百金的獎賞,
I'd rather have a reward of a hundred gold coins,
豈慕千戶邑。
而不羨慕千戶之邑。
Than envy a thousand households.
永言從我求,
永遠堅持我的追求,
Always pursuing my own desires,
鷦鷯惟一粒。
只為了一顆山雀的谷粒。
For just one grain of millet for a sparrow.
有材實為累,
有才華實際上是一種負擔,
Talented individuals are burdened,
無欲安所入。
無欲望,無法找到安身之所。
Without desire, they cannot find a place of peace.
韓彭苦不悟,
韓彭(指韓非子和彭子)困于不明白,
Han and Peng (referring to Han Feizi and Peng Zu) struggle with their lack of understanding,
羞同匹夫執。
愧于和普通人一樣執著。
Ashamed of their persistence like ordinary men.
商山今寂寞,
商山現在寂寞無人,
Shang Mountain is lonely now,
高風邈難及。
高遠的風景難以企及。
The lofty scenery is beyond reach.
這首詩詞《采芝生詩》描繪了作者在艱難困苦中的心境和追求。詩中通過描述自己負重行走、疲憊不堪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于遠方的思念和對道路的艱險。作者宣揚了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精神,表達了對物質財富的淡漠,將追求精神境界和價值觀的追求置于首位。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智者的批判,認為他們固執己見,不如普通人追求真理。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自由、真理和高尚追求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明代社會的一些現實困境和價值觀。
“有材實為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ǎi zhī shēng shī
采芝生詩
fù bǎn xíng yù jiāng, fēi yíng sǐ yóu jí.
負版行欲僵,飛蠅死猶集。
fù zhú yè é fén, hǎo jiǔ xīng xīng qì.
赴燭夜蛾焚,好酒猩猩泣。
suǒ yǐ sī yuǎn tuō, dào lù fāng xiǎn sè.
所以思遠托,道路方險澀。
níng xī bǎi jīn shǎng, qǐ mù qiān hù yì.
寧希百金賞,豈慕千戶邑。
yǒng yán cóng wǒ qiú, jiāo liáo wéi yī lì.
永言從我求,鷦鷯惟一粒。
yǒu cái shí wèi lèi, wú yù ān suǒ rù.
有材實為累,無欲安所入。
hán péng kǔ bù wù, xiū tóng pǐ fū zhí.
韓彭苦不悟,羞同匹夫執。
shāng shān jīn jì mò, gāo fēng miǎo nán jí.
商山今寂寞,高風邈難及。
“有材實為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