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面鐫金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王面鐫金寶”全詩
官尊大呼藥,客聚眾婁羅。
王面鐫金寶,蠻腰跨革靴。
斑闌衣服異,關吏莫誰何。
分類:
作者簡介(黃遵憲)

黃遵憲(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漢族客家人,廣東省梅州人,光緒二年舉人,歷充師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戊戌變法期間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黃遵憲有《人鏡廬詩草》、《日本國志》、《日本雜事詩》。被譽為“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
《香港感懷十首》黃遵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香港感懷十首》是清代詩人黃遵憲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香港感懷十首》
盜喜逋逃藪,
兵夸曳落河。
官尊大呼藥,
客聚眾婁羅。
王面鐫金寶,
蠻腰跨革靴。
斑闌衣服異,
關吏莫誰何。
譯文:
盜賊高興逃離了叢林,
兵士夸耀著扔進河里。
官員高聲呼喊著要滅賊,
客人們聚集在招待所。
官員面孔上鑲嵌著金寶石,
蠻族人腰上系著革制靴子。
他們的服飾五顏六色,
關口的官兵無能為力。
詩意:
《香港感懷十首》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充滿混亂和動蕩的情景。詩中描述了盜賊逃離了叢林,兵士夸耀地將他們扔進河里。官員們高喊著要消滅盜賊,同時,客人們聚集在招待所中。官員們身上鑲嵌著金寶石,而蠻族人則穿戴著革制靴子。他們的服飾異彩紛呈,與之相對的是關口的官兵卻束手無策。
賞析:
這首詩詞以生動的形象描繪了香港的社會現象。詩中通過對盜賊、兵士、官員和客人的描繪,反映了社會的喧囂與混亂。官員們呼喊著要打擊盜賊,但客人們卻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奇特的景象。官員們身上的金寶石和蠻族人穿戴的革制靴子象征著權勢和異域文化的影響。與此同時,關口的官兵無法解決這些問題,顯示出社會秩序的混亂和官員們的無能。整首詩通過對各種元素的對比,揭示了當時香港社會的復雜性和動蕩不安的狀態。
“王面鐫金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gǎng gǎn huái shí shǒu
香港感懷十首
dào xǐ bū táo sǒu, bīng kuā yè luò hé.
盜喜逋逃藪,兵夸曳落河。
guān zūn dà hū yào, kè jù zhòng lóu luó.
官尊大呼藥,客聚眾婁羅。
wáng miàn juān jīn bǎo, mán yāo kuà gé xuē.
王面鐫金寶,蠻腰跨革靴。
bān lán yī fú yì, guān lì mò shuí hé.
斑闌衣服異,關吏莫誰何。
“王面鐫金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