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盡拋金鎖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大地盡拋金鎖甲”全詩
大地盡拋金鎖甲,長星亂落玉門關。
居延蔓草縈枯骨,太液芙蓉失舊顏。
成敗百年流電疾,蒼梧遺恨不堪攀。
分類:
《感昔》侯懷風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昔》是清代詩人侯懷風的作品。這首詩通過對黃河戰爭和歷史的回憶,表達了深沉的情感和對逝去歲月的思索。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河水流響潺潺,
當日腥風戰血殷。
大地盡拋金鎖甲,
長星亂落玉門關。
居延蔓草縈枯骨,
太液芙蓉失舊顏。
成敗百年流電疾,
蒼梧遺恨不堪攀。
譯文:
黃河的水流淌響潺潺,
往日的腥風血戰殷紅。
大地上拋棄了金鎖甲,
長空中星辰亂落玉門關。
居延地上蔓延草木縈繞著枯骨,
太液湖中芙蓉失去了昔日的容顏。
成敗的歷史百年如流電般迅速,
蒼梧山上殘留的遺憾無法抓住。
詩意:
《感昔》這首詩描繪了黃河流淌的聲音和歷史戰爭的殘酷場景。詩人通過描寫黃河的水流聲,勾起了對往日戰爭的回憶。他表達了對那段血腥歲月的思考和對戰爭帶來的傷痛的感嘆。詩中提到的金鎖甲和玉門關是對古代戰爭的象征,暗示了那段歷史的荒涼和殘酷。
詩人還以居延、太液、蒼梧等地名為象征,表達了對歷史遺留下來的傷痛和遺憾的感受。居延是西漢時期的一個重要戰場,太液是指太液池,曾是漢武帝的游玩勝地,而蒼梧則是東漢末年劉備征戰南方時的重要地區。這些地名的引用,使詩中的抒懷更具歷史感和情感共鳴。
賞析:
《感昔》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遺憾。詩中運用了黃河、金鎖甲、玉門關等形象,將戰爭的殘酷和歷史的荒涼生動地展現出來。通過描寫黃河的水流聲,詩人喚起了對歷史戰爭的回憶,同時也表達了對那段歲月的深深思索。
詩人通過地名的引用,進一步加深了詩歌的歷史感。居延、太液、蒼梧等地名所代表的歷史事件和地域文化,增添了詩意的厚重和情感的深遠。整首詩以短小的篇幅,凝練而有力地傳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戰爭的反思。
《感昔》展示了侯懷風深邃的情感和對歷史的思索。通過詩人生動的描寫和含蓄的表達,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和戰爭的殘酷。這首詩詞通過對黃河、金鎖甲、玉門關等形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感慨和對逝去歲月的思念。同時,詩人通過引用居延、太液、蒼梧等地名,增加了詩詞的歷史感和情感共鳴。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深情地敘述了詩人對歷史的回憶和對戰爭的痛惜之情。
在賞析中,我們可以欣賞到詩人通過形象描寫和情感表達的巧妙運用。黃河水流的聲音、金鎖甲和玉門關的象征意義,以及居延、太液、蒼梧等地名的引用,都為詩詞增添了鮮明的特色和情感的厚重。讀者在閱讀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詩人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戰爭的反思,同時也體會到歲月的流轉帶來的無盡遺憾和傷痛。
總的來說,《感昔》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對歷史戰爭的回憶和對逝去歲月的思念,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詩詞中的形象描寫和情感表達相得益彰,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和戰爭的殘酷,同時也引發了對人生和歷史的思考。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展示了侯懷風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詩歌形式的駕馭能力。
“大地盡拋金鎖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xī
感昔
huáng hé shuǐ liú xiǎng chán chán, dāng rì xīng fēng zhàn xuè yīn.
黃河水流響潺潺,當日腥風戰血殷。
dà dì jǐn pāo jīn suǒ jiǎ, zhǎng xīng luàn luò yù mén guān.
大地盡拋金鎖甲,長星亂落玉門關。
jū yán màn cǎo yíng kū gǔ, tài yè fú róng shī jiù yán.
居延蔓草縈枯骨,太液芙蓉失舊顏。
chéng bài bǎi nián liú diàn jí, cāng wú yí hèn bù kān pān.
成敗百年流電疾,蒼梧遺恨不堪攀。
“大地盡拋金鎖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七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