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能屈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邯鄲能屈節”全詩
若無三千客,誰道信陵君。
救趙復存魏,英威天下聞。
邯鄲能屈節,訪博從毛薛。
夷門得隱淪,而與侯生親。
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
好士不盡心,何能保其身。
多君重然諾,意氣遙相托。
五馬入市門,金鞍照城郭。
都忘虎竹貴,且與荷衣樂。
去去桃花源,何時見歸軒。
相思無終極,腸斷朗江猿。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立馬贈別》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立馬贈別》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詩意表達了對忠誠信仰、守正執義的贊美。下面為您提供中文譯文和賞析。
譯文:
大梁貴公子,氣勢挺拔如蒼梧之云。
縱然沒有三千客,卻無人不知信陵君。
曾從中救趙復興魏,英武的聲名傳遍天下。
只有邯鄲能屈膝致敬,毛薛訪博來向您致意。
淪落為夷門隱士,卻與您親近如同侯生。
其他人雖然打胸脯,只是紙上談兵。
為了保護自己,還需有刀在手,像袖槌人一樣。
那些自稱好士的人們,怎么能全心全意保身。
多少人信守誓言,將意氣相托。
五匹良馬進入市門,金鞍照亮城郭。
不再憶起華貴的生活,有荷衣共樂就足夠。
離開桃花源,何時能再回到歸軒。
相思之情無休止,腸斷朗江山上的猿猴。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鄭太守的形象開篇,形容他高貴威嚴,象征著忠誠和正義。接下來,詩人贊揚了鄭太守救趙復魏的舉動和他在天下的聲望,以及訪人毛薛為他致意的行為。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袖槌人”表達了忠誠與勇敢的意義,批評了那些只口頭上說好但實際上不盡心盡力的所謂好士。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桃花源的思念和對分離的痛苦,以及對鄭太守的深情贊美。整首詩通過對不同人物形象的對比描繪,表達了忠誠、守信和正義的價值觀,并展現了詩人對于美好歸宿和難舍的思念之情。
“邯鄲能屈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ó píng zhèng tài shǒu zì lú shān qiān lǐ xiāng xún rù jiāng xià běi shì mén jiàn fǎng lì mǎ zèng bié
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立馬贈別
dà liáng guì gōng zǐ, qì gài cāng wú yún.
大梁貴公子,氣蓋蒼梧云。
ruò wú sān qiān kè, shuí dào xìn líng jūn.
若無三千客,誰道信陵君。
jiù zhào fù cún wèi, yīng wēi tiān xià wén.
救趙復存魏,英威天下聞。
hán dān néng qū jié, fǎng bó cóng máo xuē.
邯鄲能屈節,訪博從毛薛。
yí mén dé yǐn lún, ér yǔ hóu shēng qīn.
夷門得隱淪,而與侯生親。
réng yào gǔ dāo zhě, nǎi shì xiù chuí rén.
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
hǎo shì bù jìn xīn, hé néng bǎo qí shēn.
好士不盡心,何能保其身。
duō jūn zhòng rán nuò, yì qì yáo xiāng tuō.
多君重然諾,意氣遙相托。
wǔ mǎ rù shì mén, jīn ān zhào chéng guō.
五馬入市門,金鞍照城郭。
dōu wàng hǔ zhú guì, qiě yǔ hé yī lè.
都忘虎竹貴,且與荷衣樂。
qù qù táo huā yuán, hé shí jiàn guī xuān.
去去桃花源,何時見歸軒。
xiāng sī wú zhōng jí, cháng duàn lǎng jiāng yuán.
相思無終極,腸斷朗江猿。
“邯鄲能屈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