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粒方殷稔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紅粒方殷稔歲”全詩
黃鐘既陳玉燭,紅粒方殷稔歲。
作者簡介(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后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媚娘,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后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并稱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后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改謚號為則天皇后,天寶八載(749年),加謚則天順圣皇后。
《唐明堂樂章·羽音》武則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唐明堂樂章·羽音》
葭律肇啟隆冬,
蘋藻攸陳饗祭。
黃鐘既陳玉燭,
紅粒方殷稔歲。
中文譯文:
蒹葭之音奏響在濕冷的冬天,
青苔和水草陳設以祭祀。
黃銅鐘擺設嶄新,燭光如玉,
豐收的紅粒在美好的年歲中豐盛。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宏偉莊嚴的場景,唐明堂中演奏的樂章"羽音"。詩人通過描繪冬天的特點和冬季祭祀的景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賞析:
1. 這首詞以冬天為背景,在開頭用葭律的音樂引出冬天的景象,使整個場景更加真實。冬天的寒冷給人一種壓抑感,而羽音的奏響則使得這種沉悶的氛圍被打破,給人一絲溫暖和安慰。
2. 詩中描述了莊嚴的祭祀場面,蘋藻陳設、黃鐘和玉燭的存在,使整個場景顯得肅穆而莊重。這些細節增強了詩中的莊嚴感和儀式感,也表達出作者對于宗教儀式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3. 最后兩句"紅粒方殷稔歲"表達了豐收的美好景象,預示著一個充實和豐盛的年歲。這種豐收的景象也隱含著繁榮和富饒的意味,給人以希望和喜悅。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冬天和祭祀場面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莊嚴儀式和豐收景象的贊美和向往,同時也展現了唐朝的氣象和顯赫的歷史背景。
“紅粒方殷稔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ng míng táng yuè zhāng yǔ yīn
唐明堂樂章·羽音
jiā lǜ zhào qǐ lóng dōng, píng zǎo yōu chén xiǎng jì.
葭律肇啟隆冬,蘋藻攸陳饗祭。
huáng zhōng jì chén yù zhú, hóng lì fāng yīn rěn suì.
黃鐘既陳玉燭,紅粒方殷稔歲。
“紅粒方殷稔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