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苑近清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故苑近清秋”全詩
棘密何勝數,囊輕莫盡收。
月高疑爝息,天遠認星流。
紫桂風微急,紅蘭露遍浮。
已能穿永巷,更欲拂高樓。
滅燭方無寐,鳴蛩相薦愁。
分類:
《螢》劉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螢》是宋代劉筠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荒郊的景色和螢火蟲的美麗形象,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荒郊多腐草,故苑近清秋。
在荒涼的郊野,積滿了枯草,而故園則靠近涼爽的秋季。
棘密何勝數,囊輕莫盡收。
密密麻麻的荊棘,無法數清其多,裝滿囊袋也無法盡收。
月高疑爝息,天遠認星流。
月亮高掛,似乎火光已經消失,天空遙遠,辨認星河流動。
紫桂風微急,紅蘭露遍浮。
紫色的桂花飄香,微風急促,紅色的蘭花上布滿了露水。
已能穿永巷,更欲拂高樓。
螢火蟲已經能夠穿梭于永巷之間,更希望能夠飛到高樓之上。
滅燭方無寐,鳴蛩相薦愁。
滅掉蠟燭后仍無法入眠,蛩蟲的鳴叫似乎引薦了內心的憂愁。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寄托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之情。荒郊多腐草、故苑近清秋,描繪了荒涼的郊野和豐收的季節。棘密何勝數、囊輕莫盡收,表達了荊棘叢生,無法完全掌握的意象。月高疑爝息、天遠認星流,通過描述月亮和星空,傳達了天地間的遼闊和變幻。紫桂風微急、紅蘭露遍浮,用形容詞描繪了桂花的香氣和蘭花上的露水,展現了自然界的美妙。已能穿永巷、更欲拂高樓,表達了螢火蟲的自由飛舞和對高遠的向往。滅燭方無寐、鳴蛩相薦愁,通過對滅燭和蛩蟲的描寫,抒發了內心的憂愁和焦慮。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螢火蟲為主題,通過對景物的細膩描繪和意象的對比,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之情和對人生的思考。它寄托了人對自由、美好和追求的向往,同時也流露出對世事變幻和人生煩憂的感慨。
“故苑近清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íng
螢
huāng jiāo duō fǔ cǎo, gù yuàn jìn qīng qiū.
荒郊多腐草,故苑近清秋。
jí mì hé shèng shù, náng qīng mò jǐn shōu.
棘密何勝數,囊輕莫盡收。
yuè gāo yí jué xī, tiān yuǎn rèn xīng liú.
月高疑爝息,天遠認星流。
zǐ guì fēng wēi jí, hóng lán lù biàn fú.
紫桂風微急,紅蘭露遍浮。
yǐ néng chuān yǒng xiàng, gèng yù fú gāo lóu.
已能穿永巷,更欲拂高樓。
miè zhú fāng wú mèi, míng qióng xiāng jiàn chóu.
滅燭方無寐,鳴蛩相薦愁。
“故苑近清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