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送雨已何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狂風送雨已何處”全詩
狂風送雨已何處?淡月籠云猶未醒。
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涼意伴流螢。
明朝準擬南軒望,洗出廬山萬丈青。
分類:
作者簡介(孔平仲)
孔平仲 北宋詩人。字義甫,一作毅父。新喻(今江西新余縣)人。生卒年不詳。治平二年(1065)舉進士,曾任秘書丞、集賢校理,又提點江浙鑄錢、京西刑獄。
《霽夜》孔平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霽夜》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孔平仲。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寂歷簾櫳深夜明,
睡回清夢戍墻鈴。
狂風送雨已何處?
淡月籠云猶未醒。
早有秋聲隨墮葉,
獨將涼意伴流螢。
明朝準擬南軒望,
洗出廬山萬丈青。
詩意:
這是一首描寫霽夜景象的詩詞。在深夜的安靜中,簾櫳間透出明亮的光芒。睡夢中的人被戍墻上的鈴聲驚醒。狂風和雨已經吹到了哪里去了呢?淡淡的月光被云彩遮擋,還未完全清醒。早已經有秋天的聲音隨著落葉而來,孤獨地陪伴著涼意的只有飛舞的螢火蟲。在明天早晨,我準備站在南軒上眺望,洗滌出廬山的青色,高聳入云。
賞析:
這首詩詞以獨特的意境展現了霽夜的美景。詩人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安靜而祥和的夜晚。詩中的簾櫳、鈴聲、風雨、月光、云彩、螢火蟲等形象描繪生動,給人以強烈的感觸。詩人通過描寫夜晚的景色和聲音,表達出自然界的美妙和變幻,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的感受和情感。詩詞的結尾,詩人表達了自己明天早晨準備站在南軒上眺望的意愿,意味著他對自然景色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詞流暢自然,用詞簡練而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詩人展現了自己對自然美的熱愛和追求,也表達了對人生、對世界的思考和感悟。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夜晚的寧靜和美好,也可以從中獲得一種對自然的敬畏和思考。
“狂風送雨已何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yè
霽夜
jì lì lián lóng shēn yè míng, shuì huí qīng mèng shù qiáng líng.
寂歷簾櫳深夜明,睡回清夢戍墻鈴。
kuáng fēng sòng yǔ yǐ hé chǔ? dàn yuè lóng yún yóu wèi xǐng.
狂風送雨已何處?淡月籠云猶未醒。
zǎo yǒu qiū shēng suí duò yè, dú jiāng liáng yì bàn liú yíng.
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涼意伴流螢。
míng cháo zhǔn nǐ nán xuān wàng, xǐ chū lú shān wàn zhàng qīng.
明朝準擬南軒望,洗出廬山萬丈青。
“狂風送雨已何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