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意滿巾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涼意滿巾幘”全詩
在公不關白,故故出不測。
鄉來三丈熱,變滅在倏忽。
蓬根爽然醒,涼意滿巾幘。
團扇豈辨此,羞澀謝陋質。
不必待秋來,理宜長棄擲。
分類:
《秋日雜興》敖陶孫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雜興》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敖陶孫。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昨天還是錦繡的衣裳,今天卻成了簡樸的被褥。
在公眾面前不再吹噓,故意隱藏真實情況。
從鄉間來的烈日炙烤,瞬間消失無蹤。
野草的根頓時蘇醒,涼意彌漫在巾幘之中。
手中的團扇無法辨別這一切,因為我羞怯地謝絕了粗俗的質樸。
無需等待秋天的到來,理應長久地拋棄這一切。
詩意和賞析:
《秋日雜興》以描寫秋天的變化為主題,通過對衣裳、被褥、烈日和涼意的描述,抒發了對過去繁華和現實簡樸的感慨。詩人以自然景物的變化來比喻社會和個人生活的變化,表達了對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的淡漠態度,以及對清貧和質樸生活的向往。
詩中的“昨日尚絺綌,今日便衾帟”描繪了詩人曾經的富裕與現在的簡樸之間的轉變。過去的錦繡衣裳已經變成了簡單的被褥,這體現了詩人對物質享受的淡化態度。
接下來的兩句“在公不關白,故故出不測。鄉來三丈熱,變滅在倏忽”表達了詩人在公眾場合不再吹噓和炫耀,而是故意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況。鄉來的烈日炙烤一下子消失無蹤,暗示了物質的短暫和虛幻。
詩的后半部分“蓬根爽然醒,涼意滿巾幘。團扇豈辨此,羞澀謝陋質。不必待秋來,理宜長棄擲”表達了對清貧和質樸生活的向往。蓬草的根頓時蘇醒,涼意從頭巾上彌漫而來,這里隱喻了詩人內心的清涼和平靜。團扇無法辨別這一切,因為詩人羞怯地謝絕了粗俗的質樸。最后一句“不必待秋來,理宜長棄擲”表達了詩人對物質財富的不追求,主張在當下就應該拋棄對物質的執著。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物質與精神生活的思考和選擇。詩人通過對秋天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質樸生活的向往,以及對過去繁華的冷靜和淡漠。
“涼意滿巾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zá xìng
秋日雜興
zuó rì shàng chī xì, jīn rì biàn qīn yì.
昨日尚絺綌,今日便衾帟。
zài gōng bù guān bái, gù gù chū bù cè.
在公不關白,故故出不測。
xiāng lái sān zhàng rè, biàn miè zài shū hū.
鄉來三丈熱,變滅在倏忽。
péng gēn shuǎng rán xǐng, liáng yì mǎn jīn zé.
蓬根爽然醒,涼意滿巾幘。
tuán shàn qǐ biàn cǐ, xiū sè xiè lòu zhì.
團扇豈辨此,羞澀謝陋質。
bù bì dài qiū lái, lǐ yí zhǎng qì zhì.
不必待秋來,理宜長棄擲。
“涼意滿巾幘”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