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趼踏九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重趼踏九州”全詩
歲晚天報子,茲樓斂其秋。
正西蒼龍尾,下掉白鷺洲。
旁人為我嘆,污瀆橫吞舟。
分類:
《凄其歲晚不勝鄉國墳墓之情再得四篇贈宗之》敖陶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凄其歲晚不勝鄉國墳墓之情再得四篇贈宗之》是宋代敖陶孫所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重趼踏九州,
一源貫九流。
歲晚天報子,
茲樓斂其秋。
正西蒼龍尾,
下掉白鷺洲。
旁人為我嘆,
污瀆橫吞舟。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敖陶孫對鄉國墳墓之情的悲涼之感,同時也表達了對宗族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歲月的流轉,以及作者對家鄉和祖先的敬仰之情。作者通過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對鄉土的眷戀和對家族的憂慮。
賞析:
這首詩詞以凄涼的筆調描繪了歲月的流逝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首兩句“重趼踏九州,一源貫九流。”表達了作者長時間奔波于九州大地,穿越山川河流的辛勞旅程。這里的“重趼”暗指作者的行走勞累,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對鄉土的深厚情感。
接下來的兩句“歲晚天報子,茲樓斂其秋。”表達了歲月的流轉,作者已經進入晚年,感嘆時光的迅速流逝。樓榭凋零,也暗示了歲月的荏苒。這里的“茲樓”可以理解為指代作者的家鄉或家族。
緊接著的兩句“正西蒼龍尾,下掉白鷺洲。”描繪了地理景觀,蒼龍尾和白鷺洲都是特定的地名,可能與作者的家鄉相關。這里的描繪既展現了作者對家鄉地貌的熟悉,也映射了作者將自己置身于這些景物之中的意境。
最后兩句“旁人為我嘆,污瀆橫吞舟。”表達了作者對他人對家鄉的不了解和對家族的憂慮之情。這里的“污瀆橫吞舟”可以理解為他人對家鄉的不敬和侵犯,作者對此感到痛心和不滿。
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家鄉和家族的深情厚意,同時也表達了對鄉土的眷戀和對時光的惋惜。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展示了宋代詩人對家鄉和家族的重視和思考。
“重趼踏九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 qí suì wǎn bù shèng xiāng guó fén mù zhī qíng zài dé sì piān zèng zōng zhī
凄其歲晚不勝鄉國墳墓之情再得四篇贈宗之
chóng jiǎn tà jiǔ zhōu, yī yuán guàn jiǔ liú.
重趼踏九州,一源貫九流。
suì wǎn tiān bào zǐ, zī lóu liǎn qí qiū.
歲晚天報子,茲樓斂其秋。
zhèng xī cāng lóng wěi, xià diào bái lù zhōu.
正西蒼龍尾,下掉白鷺洲。
páng rén wéi wǒ tàn, wū dú héng tūn zhōu.
旁人為我嘆,污瀆橫吞舟。
“重趼踏九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