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不易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四海不易牛”全詩
古人恥茍得,一粟懷十憂。
誰云黃屋榮,可掩頳面羞。
那知井里蛙,錙銖重山丘。
肝腸果何罪,日夕森戈矛。
頭曼豈不天,哀哉國為仇。
分類:
《偶賦二首》羅公升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賦二首》是羅公升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偶賦二首
巢由善擇富,
四海不易牛。
古人恥茍得,
一粟懷十憂。
誰云黃屋榮,
可掩頂面羞。
那知井里蛙,
錙銖重山丘。
肝腸果何罪,
日夕森戈矛。
頭曼豈不天,
哀哉國為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現象和人性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于道德淪喪、權力腐敗以及國家興衰的憂慮之情。
第一首詩的前兩句“巢由善擇富,四海不易牛”,揭示了現實社會中富人能夠從容地選擇巢穴,而底層人民卻無法輕易改變自己的處境。接著,“古人恥茍得,一粟懷十憂”,表達了古代賢人們對于貪圖小利的羞恥感和對于未來的擔憂,強調了高尚的道德標準和對于長遠利益的思考。
第二首詩描述了一種對于人們追求榮華富貴的批判。“誰云黃屋榮,可掩頂面羞”,黃屋指的是富貴之家,暗示了富人們追逐財富和地位的虛榮心。然而,這種虛榮并不能掩蓋他們內心的羞愧。接下來,“那知井里蛙,錙銖重山丘”,蛙在井中,只能看到狹小的世界,對于更大的世界一無所知,但他們卻以微小的成就自滿,不明白山丘的壯麗。
最后兩句“肝腸果何罪,日夕森戈矛。頭曼豈不天,哀哉國為仇”,表達了作者對于國家興亡和人民苦難的悲憤。肝腸果何罪,指的是為國家付出心血的人們,卻常常遭受戰亂和苦難。日夕森戈矛,暗指戰爭和沖突給人們帶來的痛苦。頭曼豈不天,表示人們的生活和命運本應由天來決定,而不應該受到國家動蕩的困擾。最后一句“哀哉國為仇”,表達了作者對于國家分裂和內亂的痛心和憤怒。
整首詩詞通過對社會現象和人性的批判,表達了作者對于道德價值的追求和對于國家團結和和平的期望。作者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社會的黑暗面和人們的短視行為,呼喚人們應當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長遠的利益,以實現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
“四海不易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fù èr shǒu
偶賦二首
cháo yóu shàn zé fù, sì hǎi bù yì niú.
巢由善擇富,四海不易牛。
gǔ rén chǐ gǒu dé, yī sù huái shí yōu.
古人恥茍得,一粟懷十憂。
shuí yún huáng wū róng, kě yǎn chēng miàn xiū.
誰云黃屋榮,可掩頳面羞。
nǎ zhī jǐng lǐ wā, zī zhū chóng shān qiū.
那知井里蛙,錙銖重山丘。
gān cháng guǒ hé zuì, rì xī sēn gē máo.
肝腸果何罪,日夕森戈矛。
tóu màn qǐ bù tiān, āi zāi guó wèi chóu.
頭曼豈不天,哀哉國為仇。
“四海不易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