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下排班待玉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闕下排班待玉皇”全詩
惟有欒巴來得晚,滿身猶帶酒痕香。
分類:
作者簡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介翁,號月洞,處州平昌縣(今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鎮)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撫州市)縣尉。宋亡,遁跡為道士,隱居湖山,與同時宋遺民尹綠坡等人結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稱“月洞先生”。遺著由其族孫養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為《月洞吟》一卷。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在赴任遂昌知縣期間,為詩集作序稱:“宋月洞先生詩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猶唐之季也。”湯顯祖敬佩月洞的為人及詩品,還為之題詞“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孫宗虞又補刻后冊。
《游仙詞三十三首》王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仙詞三十三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镃。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龍樓鳳閣起霞光,
闕下排班待玉皇。
惟有欒巴來得晚,
滿身猶帶酒痕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仙境般的場景。詩人描述了龍樓和鳳閣逐漸升起的朝霞,仿佛仙境中的景象。闕下指的是宮殿的庭院,排班是指官員們在那里等待玉皇上朝。詩人通過描繪這些景象,表現了仙境般的美景和尊貴的仙人之間的互動。
然而,詩人接著提到了一個人物——欒巴。欒巴是一個姓氏,在這里代表一個平凡普通的人。詩中說欒巴來得晚,這可能暗示他在仙境中并不那么重要。然而,他卻滿身散發著酒的香氣,這表明他剛剛享受過塵世的歡樂,盡管他來得晚,但他帶著歡愉的心情進入了這個神奇的仙境。
整首詩通過對仙境景象的描繪以及對平凡人物的富有想象力的刻畫,展現了詩人想象中的仙境之美和塵世歡愉的對比。它傳達了人們對仙境的向往和對塵世歡愉的渴望。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給人以美好愉悅的感受,同時也引發人們對于人生和境遇的思考。
“闕下排班待玉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xiān cí sān shí sān shǒu
游仙詞三十三首
lóng lóu fèng gé qǐ xiá guāng, què xià pái bān dài yù huáng.
龍樓鳳閣起霞光,闕下排班待玉皇。
wéi yǒu luán bā lái de wǎn, mǎn shēn yóu dài jiǔ hén xiāng.
惟有欒巴來得晚,滿身猶帶酒痕香。
“闕下排班待玉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