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茲顛沛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及茲顛沛秋”全詩
及茲顛沛秋,翻然挺孤忠。
一死未得所,綱羅掛秋鴻。
渡淮已不食,蛻槁夷齊風。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雜詠十首酬汪鎮卿》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詠十首酬汪鎮卿》是宋代詩人林景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權臣坐偃月,
棄官如飄蓬。
及茲顛沛秋,
翻然挺孤忠。
一死未得所,
綱羅掛秋鴻。
渡淮已不食,
蛻槁夷齊風。
詩意:
這首詩詞是林景熙以酬答汪鎮卿的作品,表達了對汪鎮卿風采和忠誠的贊美。詩中通過描寫汪鎮卿的境遇和心境,表達了對他堅定忠誠、舍棄權位和高官的態度的欽佩和稱贊。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意象,表達了對汪鎮卿的贊美和敬仰。下面對每一句進行解析:
權臣坐偃月,棄官如飄蓬。
"權臣坐偃月"意指汪鎮卿擁有權勢和地位,但他并不沉迷于權力,而是像月亮一樣高高坐在天空中。"棄官如飄蓬"表達了他舍棄官職的決心和冒險精神,比喻他像飄蕩的蓬草一樣自由自在。
及茲顛沛秋,翻然挺孤忠。
"及茲顛沛秋"指的是在這個動蕩的時代,汪鎮卿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挫折。"翻然挺孤忠"表示他堅定不移地堅守忠誠,即使孤獨無助。
一死未得所,綱羅掛秋鴻。
"一死未得所"意味著他為了理想和信仰,甘愿犧牲生命,但卻未能達到自己的目標。"綱羅掛秋鴻"形象地描繪了他的志向和抱負,比喻他追求高遠的目標,像飛翔的大雁一樣高懸于天空。
渡淮已不食,蛻槁夷齊風。
"渡淮已不食"表明他在渡過淮河后,不再進食,表現出他對事業的全身心投入和奉獻精神。"蛻槁夷齊風"則形容他以自己的行動和風度,像脫去冬衣的樹枝一樣,展示出自己的風采和品質。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對汪鎮卿的贊美,表達了對他堅定忠誠和追求理想的敬佩之情。詩中運用了簡練而富有意象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行為的描繪,展現了汪鎮卿的高尚品質和堅定信念。
“及茲顛沛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yǒng shí shǒu chóu wāng zhèn qīng
雜詠十首酬汪鎮卿
quán chén zuò yǎn yuè, qì guān rú piāo péng.
權臣坐偃月,棄官如飄蓬。
jí zī diān pèi qiū, fān rán tǐng gū zhōng.
及茲顛沛秋,翻然挺孤忠。
yī sǐ wèi dé suǒ, gāng luó guà qiū hóng.
一死未得所,綱羅掛秋鴻。
dù huái yǐ bù shí, tuì gǎo yí qí fēng.
渡淮已不食,蛻槁夷齊風。
“及茲顛沛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