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讋威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敵讋威令”全詩
終始一節,佑我三圣。
百戰之余,所料必勝。
提師入援,敵讋威令。
疊盡良策,眾莫之跌。
割地增幣,強鄰益橫。
萬里長城,恃為藩屏。
倏嗟不錄,亂何有定。
旌旗無光,兵民凄哽。
余烈昭昭,方求獨盛。
分類:
《太尉鎮洮軍節度使同知樞密院事種公》靖康小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尉鎮洮軍節度使同知樞密院事種公》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靖康小雅。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壯哉此翁,謀深氣勁。
這位種公真是令人敬佩的老者,他的謀略深遠,氣勢雄偉。
終始一節,佑我三圣。
他堅定不移地支持三位圣君(指宋太宗、真宗和仁宗),保佑著他們的統治。
百戰之余,所料必勝。
經過百戰之后,他對戰爭的預料必定能夠獲勝。
提師入援,敵讋威令。
他帶領軍隊支援戰場,使敵人震懾。
疊盡良策,眾莫之跌。
他層層疊疊地制定了眾多的良策,使敵人無從應對。
割地增幣,強鄰益橫。
通過割地求和、增加財富,使國家變得更加強盛,鄰國不敢輕犯邊境。
萬里長城,恃為藩屏。
仰仗著萬里長城作為屏障來保衛邊疆。
倏嗟不錄,亂何有定。
突然間,歷史的記載中失去了他的名字,亂世中又有何定數呢?
旌旗無光,兵民凄哽。
軍旗失去光彩,士兵和人民都感到凄涼哀傷。
余烈昭昭,方求獨盛。
他的英勇事跡依然輝煌,他的志向是追求個人的榮耀。
這首詩詞頌揚了宋代的種公,他是一位謀略深遠、英勇無畏的將領。他支持三位圣君,保佑著他們的統治。經過百戰,他的預料必勝,帶領軍隊擊敗了敵人。他制定了眾多的良策,使敵人無從應對。通過割地求和、增加財富,他使國家變得更加強盛,保衛邊疆。然而,他的名字突然在歷史上失去了記載,亂世中一切都沒有定數。軍旗失去光彩,士兵和人民都感到凄涼哀傷。盡管如此,他的英勇事跡依然輝煌,他追求個人的榮耀。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種公的事跡和命運的變遷,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思考亂世的無常。它展示了宋代時期的軍事和政治背景,以及對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對歷史變遷的思考。
“敵讋威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wèi zhèn táo jūn jié dù shǐ tóng zhī shū mì yuàn shì zhǒng gōng
太尉鎮洮軍節度使同知樞密院事種公
zhuàng zāi cǐ wēng, móu shēn qì jìn.
壯哉此翁,謀深氣勁。
zhōng shǐ yī jié, yòu wǒ sān shèng.
終始一節,佑我三圣。
bǎi zhàn zhī yú, suǒ liào bì shèng.
百戰之余,所料必勝。
tí shī rù yuán, dí zhé wēi lìng.
提師入援,敵讋威令。
dié jǐn liáng cè, zhòng mò zhī diē.
疊盡良策,眾莫之跌。
gē dì zēng bì, qiáng lín yì héng.
割地增幣,強鄰益橫。
wàn lǐ cháng chéng, shì wèi fān píng.
萬里長城,恃為藩屏。
shū jiē bù lù, luàn hé yǒu dìng.
倏嗟不錄,亂何有定。
jīng qí wú guāng, bīng mín qī gěng.
旌旗無光,兵民凄哽。
yú liè zhāo zhāo, fāng qiú dú shèng.
余烈昭昭,方求獨盛。
“敵讋威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